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前景 >> 北交所市值第一名贝特瑞835185全
新能源丨材料丨技术
-企业概况-
贝特瑞公司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技术领先、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完善、国际与国内主流客户并重为特色,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为核心产品,行业地位突出的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商。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A、NCM等)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该等材料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储能电池的核心材料。
发展历程:
知识产权:
贝特瑞在科研投入、专利成果、标准制定、产品质量等方面广泛获得了政府部门、行业组织认可
主营业务:正负极材料为主,比例逐年上升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63%、96.64%和96.56%,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废料销售、研发服务费等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其他品种、天然鳞片石墨、石墨制品加工服务五大类构成。
其中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占收入的比例较高,年、年和年,公司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3万元、,.03万元和,.40万元,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合计销售占比分别为89.67%、85.03%和88.13%。其他品种、天然鳞片石墨、石墨制品加工收入规模相对较小,报告期内三类产品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33%、14.97%和11.87%。
主要客户:国内国外相结合,深度合作
公司与多家动力电池龙头深度合作,核心客户包括三星SDI、松下、LG化学、SKI、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兼顾国内和国际市场,可以获利于不同地区的新能源政策。
此外,公司对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在逐渐全面化,从单一业务(负极)逐渐拓展成正负极同时覆盖。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为公司贡献27.89亿元,占总收入的62.63%,较年上升4个百分点。
商业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先导,通过持续多年强有力的研发投入,在研发机构、管理体系、人才梯队、硬件建设与研发模式等方面,形成了行业领先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凭借领先的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公司紧跟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趋势,扎实推进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工艺应用开发,预研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与产品,形成了良好的技术与产品代际储备机制,能够为客户提供产品建议方案。
同时,公司与主要客户建立密切的共同开发模式,提前介入并掌握客户的具体产品需求,依托公司多年来发展和积累所形成的健全的供、产、销体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产品解决方案,迅速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产品推向市场与客户,从而获取收入和利润。
另外,公司通过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方式持续改进产品的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保证公司领先的市场地位和产品的议价能力。
负极材料业务方面,因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具备为客户开发定制化产品和生产尖端产品的能力,从而取得了差异化定价的能力,确保了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利润来源。
正极材料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保证了磷酸铁锂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两大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领先,相关产品具备市场先导特征,同时,通过在工程化技术方面的创新,持续提升品质管控能力,不断降低制造成本,确保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集中平台,分散采购”的方式建立统一的采购管理平台。
公司供应链中心负责统筹、调配各下属公司的采购信息,监督采购执行情况;各下属公司则严格按照内控制度实施对外采购,并将采购信息及时反馈至供应链中心。
3.研发模式
贝特瑞集团非常注重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成立了国内首家新能源技术产业化研究院——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研究院现拥有场发射扫描电镜、离子研磨机、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离子色谱仪、激光共聚拉曼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喷雾干燥机、砂磨机、回转炉、融合机等国内外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和材料开发设备,且正以每年销售额4%的资金投入用于研究院研发规模持续稳定的扩大。
全院研发用地㎡,设有9大中心:基础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应用开发中心、知识产权管理中心、负极材料开发中心、正极材料开发中心、功能材料开发中心、先端材料开发中心、信息情报中心;各中心分工明确,已经通过ISO-、CNAS证书等认证。
4.生产模式
公司在生产组织上,具有关键工序聚集化、辅助工序生态经营化两个特点。对于关键工序和核心工艺,由公司全面掌握;对于非关键工序,在确保产能供应安全的情况下,部分委托外部专业厂商进行加工。
5.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分为外销和内销,销售方式为直销。
公司全球销售中心统一管理各个公司的销售业务。
目前销售主体主要包括贝特瑞、天津贝特瑞、惠州贝特瑞、鸡西贝特瑞、长源矿业、江苏贝特瑞等,各个公司在全球销售中心的统一管理下分别与客户签订合同,并开展业务活动。
-融资情况分析-
上市股权结构清晰:中国宝安集团子公司
宝安控股持有公司股份,,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3.92%,宝安控股是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宝安直接持有公司,,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4.44%;中国宝安拥有宝安控股%权益,中国宝安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75.49%。
中国宝安是我国第一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较分散。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持股9.97%,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57%。
年以后,宝安以贝特瑞为支撑,开始高新技术布局。年宝安集团加大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参股三元材料生产企业天骄科技、设立黑龙江及新疆宝安新能源投资,开采石墨矿,参股铅回收企业武汉云峰。之后几年,中国宝安在高新技术领域频频布局。
管理层:管理团队完善,经验履历较为丰富
精选层募集规模
贝特瑞精选层发行股票万股,价格为41.8元/股。其中,战略配售万股,由公募基金富国积极成长、招商成长精选在内的10名机构参与战略配售。网下初始发行数量为万股,占扣除初始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80%;网上初始发行数量为万股,占扣除初始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20%。最终共募集资金16.72亿元。
截至9月22日收盘,贝特瑞每股价格已经来到了元,当日涨幅达到了12.19%,总市值高达.59亿元。与精选层首发募集价格相比,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贝特瑞涨幅为.52%,期间有多次涨幅超过10%的交易日,表现十分强劲出色。
历史融资分析
贝特瑞5年挂牌新三板,挂牌后共进行了4轮定增融资,累计融资金额8.15亿人民币,年转入精选层,发行融资16.72亿。
公司财务分析
20年公司业绩下滑: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30.00%和26.91%。年营业收入44.52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降25.79%。
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对下游需求的负面冲击,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等因素。
21年业绩迅速回归到正常水平,1季度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06%(由于20Q1下滑严重,可参考19Q1-21Q1的两年复合增速35.25%)。
现金流量净额继续回暖:年,贝特瑞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为-.16万元,原因是受正极业务回款拖累,正极业务结算方式均为先货后款,且回款周期较负极业务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年同比上涨.75%,年同比上涨.57%,原因是公司负极业务产品销售规模扩大,国外客户回款良好,同时对风险高的客户控制销售规模。年可以看到,净额继续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
-行业竞争力-
产业链:加快完善、升级已有产业链
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龙头,拥有负极材料完整价值产业链。
全国布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重要原料——石墨的完整价值产业链:形成了东北、华北、华南锂电池负极材料垂直产业链布局。
贝特瑞通过对上游资源的整合,储备了战略性资源优化了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等一系列环节的资源配置,形成了贝特瑞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司注重产品研发投入,市场开拓积累,形成了“贝特瑞”品牌负极材料全系列产品,品牌信誉度高。目前,公司锂离子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占有率全球排前。
加强产业整合力度,寻找新增长领域
贝特瑞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在巩固发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兼顾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新型负极材料、石墨原材料等增长业务。
市场现状:集中度高,规模可观
负极材料市场体现出“三大五小”的格局,集中度较高。
“三大”指的是贝特瑞、江西紫宸和杉杉股份,年合计市占率达到57%。
“五小”包括东莞凯金、中科星城、翔丰华、尚太科技以及江西正拓,受益于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龙头,近年来出货量快速提升。
市场趋势1:锂离子电池行业历史增速维持在高位
在市场规模方面,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带动下,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亿美元,5年至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5年的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复合增速为22.52%。
市场趋势2:动力电池需求量高速增长
随着全球消费电子锂电池市场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占比逐步提高,动力电池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的最大引擎。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会数据,0年至6年,全球锂电池总产量年均增长速度均在25%以上。年全球锂电池总出货量约为GWh,同比增长16.97%;其中,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55GWh,占比达40.7%。
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约为GWh,同比增长18.52%;全球动力电池总出货量约为97GWh,占比达60.63%,较上年同期增长76.36%。动力电池总出货量占比明显提升,增长速度远高于锂电池总体增速。
市场趋势3:负极材料强势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负极材料市场在过去数年内保持强势增长态势。
按照GGII数据,年中国负极材料总出货量达到33.9万吨,较4年增长.98%;年增长到53万吨,增速持续位于20%以上。
企业核心竞争力
1.人才研发优势
年末、年末和年末,公司的员工人数分别为2,人、3,人和3,人。
截至年3月31日,贝特瑞及其控股子公司共有项专利权,其中项由贝特瑞或其控股子公司原始取得。该项专利权中,发明专利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其中,项为中国专利,20项为日本专利,12项为韩国专利,7项为美国专利。
2.先进的技术水平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通过持续多年的研发积累,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软/硬碳负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领域以及石墨烯、超级电容活性炭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掌握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形成了一系列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研发成果。
3.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坚持“成就客户”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秉承“合作共赢”,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施大客户战略,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先进的技术水平、稳定的产品供应能力,经过持续多年的市场开拓,构建了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等细分领域的境内外优秀客户为核心、结构良好的客户资源体系。
4.前瞻性的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
公司“创新引领”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不仅体现在研发实力构建与技术研究开发方面,也体现在公司前瞻性的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方面,特别是专利权布局与保护。
公司通过前瞻性的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不仅为公司的技术研发成果构建了法律保障,更重要的是,为公司领先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以全面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确保公司专利权等核心资产得到有效管控与保护。
5.完善的产业战略布局
公司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进行了完善的产业战略布局。
在产品体系方面,公司已经形成了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品体系,覆盖了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下游客户对正负极材料的匹配性需求。
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采用控股为主导、参股为辅的方式,建立覆盖了华南、华东等境内主要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的生产基地。
6.领先的市场地位
作为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厂商、出货量前三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厂商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厂商,公司在动力电池用正负极材料、消费电子电池用正负极材料、储能电池用正负极材料均拥有显著的产能和产量优势,综合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客户结构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公司的产品畅销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与松下、三星SDI、LG化学、SKI、村田、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亿纬锂能以及鹏辉能源等境内外主要电池厂商均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关系,公司的客户结构显著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
-战略规划-
募投项目
惠州市贝特瑞年产4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
本项目建成后,有利于缓解公司负极材料业务产能瓶颈,满足下游市场需求;有利于公司负极材料业务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产品质量;有利于公司负极材料业务降低运营成本。
年产3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二期):
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为公司后续开拓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奠定基础,有利于提升公司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战略规划:保持竞争优势,提高后续研发能力和产能
首先,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强化天然石墨核心竞争优势;持续完善人造石墨产业链布局,深化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绑定,加快技术及工艺革新,实现人造石墨市场份额的更大突破;同时加快推进对硅基负极、软炭、硬炭等新型负极材料的前瞻性布局,巩固公司负极材料整体竞争优势。
其次,贝特瑞积极向产业链上游进发,其先后建立了以采矿为主的长源矿业;以球形化和高纯化为主的鸡西贝特瑞;以特殊石墨化为主的山西和惠州贝特瑞,打造了完整的从石墨原料到负极材料的垂直产业链。
再有,贝特瑞虽为行业龙头,也在未雨绸缪,积极规划产能,当前贝特瑞的产能并不是行业最大的,不过公司积极在天津、江苏、四川、山东等地新建和扩建产能,到年总规划产能达到26.5万吨,已经领先同行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