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发展 >> 风起扬帆正当时南通市民营经济发展巡礼
江腾海越,澎湃与浩瀚在这里相拥;
山清水秀,厚重与灵动在这里交融。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从百年前先贤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肇始,历经改革开放风云激荡、大浪淘沙式的洗礼,南通民营经济一路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创新转型的强引擎、就业增收的主渠道。
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南通广大民营企业危中抢机、难中攀高,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坚韧前行,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达68%,税收占比75%,民间投资比重77%,稳据全市经济大半壁江山。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三项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中天科技、中南控股等14家企业稳居中国民企强。中国天楹等17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跨越百亿台阶。鹏飞集团等4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全市民营上市公司达到40家,占总数的91%。马斌、吴迪富等5位民营企业家荣获江苏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受到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在落实好自身防控责任的同时,一方面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复工复产,一方面主动捐款捐物、保障物资供应,展现了强烈的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重点产业做大做强。
南通靠制造业起家,也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完善产业链条、做优产业集群,全市民营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5%,百亿级民营特色产业板块达到28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全省第一。高端纺织拥有六大产业板块,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世界三大家纺生产基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中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多个细分领域全国领先,成功举办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等系列重大活动,集成电路测试、长三角网络安全等一批专业园区相继落户。建筑业总产值、施工面积、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蝉联全省第一,累计获鲁班奖总数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聚力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正在从民营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扎实迈进。
创新支撑不断增强,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家,超过总数的90%;新增国家、省级民营企业研发机构57家,总数达家;民营企业承担的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超过80%。聚力技术创新,海新船务、格诺思博生物科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力威机械主导制定海船用锚链轮国际技术标准。致力行业领军,亚太轻合金、中天射频电缆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星球石墨、万达轴承、明德玩具入选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力星钢球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江海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技术和产品综合实力位列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着力改造升级,铁锚玻璃国内首创生产核机械手为主的核生产及废料处置装备,华峰超纤改进生产技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在“卡脖子”的领域求突破,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民营经济的创新创造活力在江海大地充分涌流。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海内海外开疆拓土。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强南通”和“闯天下”相统一,南通民营经济愈加展现出鲜明的包容性与开拓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进投资超亿元民资项目近个。数十家中国民营企业强纷纷在通投资,恒力集团纺织新材料产业园落户通州,桐昆聚酯一体化项目落户如东,中天精品钢项目落户海门,恒大集团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苏通园区,正威集团5G新材料产业园落户如皋,我市在手百亿级重大项目超过20个。秉承“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精神的南通民营企业家,不惧艰难险阻,抢滩国际市场,加快推进全球化布局,梦百合家居相继在美国和泰国新建工厂,中天科技在印尼和印度的生产基地继续扩大产能。目前,在外通商人数超过30万,其中侨商6万多人,足迹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各地。
喜讯纷至,硕果盈枝。重大项目是全市稳增长的“压舱石”,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同时也是企业走向强大的里程碑。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南通民营企业的发展将更加高端化、现代化、国际化。
重商亲商政策先行,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重工恤商”精神的积淀和传承,是南通充满发展动力与活力的基因编码。市委、市政府厚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宽广胸襟重商亲商,助推民营企业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不断提升园区服务企业水平,中创区累计预约落户科创型民营企业60余家,5个省级开发区同步开展赋权试点,实现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海门机器人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南通企业家日”、“张謇杯”杰出企业家评选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政企通”App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服务企业百日行”活动成效明显,服务企业“五个一”常态化机制应时而生,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全面落实,“放管服”和“”改革成果进一步拓展。
在发展环境上全方位对标苏南上海,着力营造一流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南通正在朝着打造长三角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福地的目标稳步前进。
“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坚定信心和强大动力。当前,多重国家战略在南通交汇叠加,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写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快步迈入“GDP万亿元俱乐部”,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南通承载省委赋予的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重大使命的题中之义。“当龙头、争先锋”,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已成为南通民营企业家昂扬进取的时代命题。
浩荡东风平地起,
正是满帆快进时。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坚定扛起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
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