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发展 >> 市场前瞻20232028年全球及中
主要上市公司:贝特瑞();方大炭素();银基烯碳();碳元科技();沃特新材料();常州二维碳素()
全球发展情况
——定义、分类及应用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应用于物理、材料、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具有较好的额导热性、光学特性和稳定性。石墨烯虽然从合成和证实存在到今天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石墨烯层数可分为单层石墨层、少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按照功能化形式可以分为氧化石墨烯、氢化石墨烯、氟化石墨烯等;按照产品形态又可分为石墨烯粉体和石墨烯薄膜。
——专利申请量及专利授权量:年专利数量及授权量均有所下降
-年全球石墨烯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年全球石墨烯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有所下降,为项。
在专利授权方面,-年全球石墨烯行业专利授权数量逐年增长,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年全球石墨烯行业专利授权数量为项,授权比重仅为35%。
年1-8月,全球石墨烯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项和项,授权比重为5%。截止年8月24日,全球石墨烯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项。
——专利市场价值:总价值高达69亿美元,3万美元以下专利数量较多
目前,全球石墨烯行业专利总价值为69.06亿美元。其中,3万美元以下的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6.03万项;其次是3万-30万美元的石墨烯专利,合计专利申请量为2.42万项。3百万美元的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最少,为项。
——专利申请人竞争:清华大学夺得桂冠
全球石墨烯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分别是清华大学、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GLOBALGRAPHENEGRPINC和四川大学。
其中,清华大学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项。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排名第二,其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为项。
中国发展情况
——石墨烯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达百亿以上
年到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据中国经济信息社数据统计,年石墨烯市场规模仅为6亿元,年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约为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在高速发展后,从年开始石墨烯行业进入快速平稳发展期,增速有所降低,根据赛迪智库发布的《年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形势展望》估算,年中国石墨烯规模将达到亿元;根据石墨烯联盟公布的数据,年国内石墨烯相关领域市场规模达亿元。初步估测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或达到亿元。
——发展痛点:关键技术制约下游应用拓展
由于石墨烯从发现至今仅经历10余年时间,其发展仍处于较新的阶段,尽管石墨烯在规模化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但其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技术、下游应用技术、绿色制备技术等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且产品普遍存在尺寸和层数不均匀、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远不及实验室水平,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量产的需求,制约了石墨烯在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
——中国石墨烯行业竞争梯队
目前,中国石墨烯行业相关上市企业中,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母公司中国宝安的资金实力实现自身的较快发展,在石墨烯负极电极材料领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根据年营收以及石墨烯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方大炭素、碳元科技凭借较高的研发优势,也跻身于行业第一梯队;并同时深耕国外市场,有较高的市占率。
第二梯队中,碳元科技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三家量产人工合成高导热石墨膜的企业;目前,碳元科技的高导热石墨膜覆盖了大多数的手机厂商,例如三星、华为、OPPO等。二维碳素则专注于大面积石墨烯薄膜及石墨烯触控模组领域,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合成石墨烯,成功生成世界上第一张大尺寸的高质量石墨烯薄膜。其他石墨烯中小型石墨烯生产企业规模均不大,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石墨烯将在技术和应用领域不断突破
随着石墨烯制备水平的发展和石墨烯应用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墨烯材料能够应用在更多的下游产品和领域中。最新石墨烯下游产品,包括石墨烯理疗保暖产品,石墨烯内暖纤维制成的服装,第二代石墨烯手机,石墨烯防弹衣、石墨烯防静电轮胎、石墨烯动力电池等等,显示出我国在石墨烯应用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石墨烯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持续升温,未来将会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薄膜分离、超级电容器等制造中。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