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

夏令营,孩子们在考古工地上国博首次公共考

发布时间:2022/11/18 3:30:24   

素履以往旗舰之行

——国博首次公共考古活动现场纪实

暑假,八月的清晨,大巴车在草原天路上飞驰,车窗外芳草连天,成片的荞麦花、油菜花、向日葵错落拼贴,浓淡相宜,像经过梵高之手调和的色块,在恣肆的阳光晕染下炙热地装点着孩子们的视野。由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和社会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国博首次公共考古夏令营载着学员们出发了,去八千年前的村民“家”串门儿。

车上的16位学员,从即将落幕的暑假生活中抽离出来,前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的兴隆遗址,拜访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坝上先民的生活社区。报名的16位学员中有青少年12位,年龄跨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随行家长4位。这批学员是国博首期公共考古夏令营的先锋实践者,“旗舰之行”的分量赋予此次行程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

兴隆遗址考古领队、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郭明建博士首先向孩子们介绍遗址的概况,详细叮嘱考古现场注意事项后,带领大家小心翼翼地经由指定路线近距离参观房屋和墓葬,通往新石器时代的大门向他们打开了。

孩子们从门道台阶拾级而下,进入一座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屋,屋内面积有五十多平米,居住空间的宽敞程度或许比现代人更优越。平整的地面中央有一组用自然石块砌成的圆形石灶,这为后人重构八千年前的生活场景提供了一份物质性的凭证。

最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是地面上堆放的大型兽骨,郭博士告诉我们,野牛肉是新石器时代当地人的重要膳食来源,八千年前的村民经常围坐在此吃烧烤呢。房壁挖有窖穴和壁龛,据推测是用来储存食物资源和生活用品的空间,功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储物柜。

让孩子们倍感神秘的是一座三人合葬墓,一位年轻男性居中,年长男性和年长女性分列左右。据推测,三者应是一家人,死后被埋葬在生前居住的房子里。他们额头上均佩戴一圈由玉石连缀起来的配饰,墓葬填土中还发现零散的玉串饰、骨雕小猪、穿孔贝壳等贵重随葬品,从这些遗物可窥见墓主人在当时尊贵的社会地位。

坝上先民有意无意间留给我们的历史碎片被深埋于地下,出土的那一刻便看得见、摸得着,其蕴含的遥远信息和文化密码等待我们去探索和释读。遗址参观环节结束后,在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邱振威博士的引领组织下,孩子们分为两组进入探方,体验真实的考古发掘过程。一线考古队员向孩子们讲解如何认识探方四壁的地层线,如何根据土色判断遗迹现象,以及用手铲进行刮面的实操方法。戴着草帽,头顶烈日,每个孩子都难掩跃跃欲试的兴奋,这一刻,他们是向大地求索答案的考古人。孩子们遵循老师的指导方法,用小手铲倾斜45°将表土轻轻刮去,露出新土,从探方边界向内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剖析。

每个石粒、骨头和陶片的“破土而出”,都是让现场欢呼的“重大发现”。七岁半的赵含章兴奋地说:“我只挖了很浅的土,就发现了两根骨头,但是我不知道下面是什么,有可能是墓地,也有可能是房子。”同时她又感到一丝遗憾,因为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蛛丝马迹毕竟太少了。

十三岁的于飞洋说:“我相信如果挖得更深的话,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骨头和陶片出土。但是下面终究还是未知的,等着我们去探索,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去考古现场。”“在体验考古的过程中,我们理解了考古学家的不易,深刻地体验到历史的魅力。一个小石粒的发现,都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喜悦。历史很有魅力,很奇妙,它正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发现……”

走进文物库房,郭明建博士引领孩子们参观兴隆遗址出土的兽骨、骨柄石刀、骨镞、骨箭、石磨盘、石墨棒等遗物。他拿出一枚小巧的箭头放在掌心,在众多颜色暗淡的石器中,它惊艳四座,孩子们迅速聚集围观。这枚箭头通体白玉色,质感润泽透亮,疑似玛瑙制成,是新石器时代先民用于打猎的武器。四把骨刀是一处墓葬出土的随葬品,远古先民用鹿角剥下石片,修制成锋利的刀片,再用天然胶将其粘合在兽骨做成的刀柄缝隙之间。经过几千年时光的磨洗,今天我们用手指触碰刀刃,依旧能感受到它不容忽视的杀伤力。

风度蔼然的郭博士为大家开展了一场通俗有趣又不失专业严谨的科普讲座,解密兴隆遗址的发现缘起、发掘过程以及意义探索,为此次公共考古夏令营画上句号。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和心得体悟通过出土文物手绘图和创意微视频的方式表达出来,展现自己独特的呈现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力。

回望过去、追根溯源是人类的本能,此次公共考古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可以纵深眺望历史和了解考古的窗口。触摸古人遗留下的半爪红泥,聆听考古人条分缕析的精彩解读,历史变得无远弗届。

核稿

郭明建

于慧楠

供图

杨惠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5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