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

杨诗那人那朱鹮

发布时间:2023/1/12 22:05:36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53852.html

那人

水土好,才能有一方人的精彩和佳话。秦岭,荫庇了大秦,也孕育了大汉的基业。

秦末群雄并起,刘邦虽是第一个踏进咸阳宫的,他被宫里的金银财宝,珍玩美女所震惊,但他弱小,一场鸿门宴后差点丢了姓名,被项羽发配到汉中,做了汉中王。在汉中这片富庶的土地上,明里养晦蹈光,暗地里却厉兵秣马,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最后一举完胜,入三秦,定中原,完成了大汉基业。汉水,汉中,汉族,汉文化,以此而生。三国时,汉中更是演绎了无数大戏,按孔明诸葛的谋略,夺汉中而三分天下。

在文化传播上,不得不提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蔡伦。他本是东汉末年宫里的一宦官,职位小黄门,因受窦太后的喜爱,之后任尚方令,主管皇室制造。他利用这个机会,总结前人的经验,用树皮,旧鱼网,破麻布,经浸泡、蒸煮、石臼、漂洗等工艺,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了第一张真正的纤维纸,从此,结束了在木牍,竹片上书写的历史,开辟了在纸上书写的新时代,成为四大发明之一。之后,这种廉价、好用的“蔡侯纸”在全国推广,经中亚、西欧向世界各地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今,这位造纸术的鼻祖,还长眠于他在洋县的龙亭封地中,他的墓冢旁,建有纸史博物馆。

杜甫,苏轼,苏辙,文同,白居易,王维等一大批文人骚客,都曾在洋县驻足,写下了很多诗篇,尤以洋州三十景,成为千古佳话。洋县,过去为古洋州。宋时文同任洋州知州,把洋县的三十处景观赋诗三十首,题为《守居园池杂题三十首》,在朋友圈发给苏轼、苏辙、鲜于侁,三人不负文同所望,分别和诗三十首。四位诗坛巨擘,作诗共一百二十首,共同以诗咏一个地方,在诗坛实为罕坛。这是一次诗的大合唱,也是诗坛的一次盛事。之后,和洋州三十景的诗人从未间断。

“胸有成竹”这个典故,也出自洋县,在苏东坡《文与可筼筜谷偃竹图》中有详细记载。文与可,即文同,擅长画竹,在与苏东坡、苏辙交流画竹的体会时说,要画竹子,首先要在心中有竹子的整体形象。文同其实是说出了一个绘画理论,即绘画要讲神似,不能只顾一枝一叶。苏东坡名气大,这番书信交流,便产生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背后更隐含了一个开先河的绘画理论。

盛唐,不仅人才辈出,而且文化繁荣。老子在秦岭的终南山写出了《道德经》,成为古典思想的重要一支,儒、道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而佛教的引入,同中国文化高度融合。盛世佛音的袅袅不绝,也传到岭南。洋县智果寺就是建于唐代的一个名刹,至明万历十二年,宣皇太后患眼疾,太医无法医治,在民间张榜招贤,适逢和尚智果在京云游,揭榜入宫,三剂药后,为皇太后医好眼疾,后皇帝赐经卷卷,并修藏经楼,从此,智果寺的佛事益盛。

文化的长期浸染,必然使文化的基因愈来愈强大,洋县人历来尊师重教,这比现在一些发达地区明显得多,家里再穷,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洋县过去过春节有一景,就是家家户户贴春联,春联的内容是自编的,字是自写的,每个村都有众多的写字高手,从腊月二十开始,就陆续写春联,临近三十,更是忙得不亦乐乎。那时的县城,一街两行,都是写春联的,象一场书法大比武。

汉中因秦巴的险要而凸显了它的战略地位,守住汉中,就断了入蜀的门户,这也是历史上把汉中划为陕西的重要原因。但它是封闭的,历史上出秦岭,从西向东只有六条道,位于洋县的为傥骆道。在商品经济时代,这却是发展的严重障碍,过去,汉中人去西安,坐火车要十一个小时,绕安康、石堰、宝鸡而西安,公路只有国道路,开车也得八、九个小时,且在秦岭深处,时常发生堵车。去城都,必过剑阁,盘山路陡而险。近二十年来,西汉高速,十天高速相继修通,高铁也通了,洋县既有高速路也有高铁站,昔日的“蜀道难”早已不在。几千年来,那些圣人们穷尽脑汁的解决道路的办法无外乎是火烧水激,开凿石眼,架设栈道,而今,遇山开洞,遇水架桥,交通已不是问题,秦巴再也隔不住人们的腿脚和视野。

这些年变化最大的是交通,现在,各山山沟沟都通了水泥路。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了村容貌,陕南移民、脱贫攻坚,很多边远的吊庄户都进行了搬迁移民,这么快的变化,在过去想也不敢想。世世代代烟熏火燎,露天厕所,房前屋后喂牛养猪的状况不见了。洋县人爱修房,现在到处都是崭新的小楼,房内也有了齐备的家电设施。农民不是天生的想低水准,富庶后,他们也会随时代进步。

一两个英雄改变历史的时代已经过去,区域的发展,是和国家的整体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脱离开这个大环境,一切都将是空谈。但人不能一味地等靠,有这个大背景下,人更需要努力!洋县人有这个秉赋。

因为这里历来就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秦岭以南的人,自然、文化赋于了不同凡响的文形内质。农作物的多样杂食,食品、水果的丰富,使食物结构更为多样,营养更为均衡。而食物,文化,环境,一定会形成遗传基因,而影响人的身与心。洋县乃至汉中人,秉承了这种基因,从外形说,皮肤白皙,个头适中,身材匀称,面目俊朗,而内在温秀崇文,吃苦耐劳。和风拂去了沧桑,温润滋养了肌肤,独特的气候使人长寿,年轻,水色,人群处,到处是俊男美女。汉中美女多,而突出的特点是白净。一白遮百丑。汉中美女的肤色,如初春梨桃,干净,光洁,润泽,水嫩。其次是身材,修长而线条柔软,是一种天然不用雕饰的美。外地人来汉中,最深刻的第一印象是:汉中的美女真美!一个北方的推销员,第一次来汉中,他直言,他为汉中的美女而惊叹和流连。曾认识过一个聋哑人,当给他纸上写了“汉中”两个字后,他立马站起来,做了个美女走路的猫步,并“坏坏”地把两手扣在胸前,描绘了个昂首挺胸的美女姿态,之后竖起大拇指,连连点头称赞。记得二十年前,一个岭北的作家写了篇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假如十年前来汉中,就不在岭北成家。

上一代人,是生活的重负,过早地衰了容颜,而现在的新一代,必将一改过去的褴褛,与大自然相辉映,尽情展示他们的光鲜。

农耕文明培养了这方人的吃苦耐劳,种与收,节令追得非常紧,收了小麦种稻,这之间的节奏非常紧,容不得半点懈怠,因为如果把麦子不尽快收回来,插秧来水后,麦子会泡在水里。这两个活都繁重而程序多,一环一环,不敢脱节。过去,学校都要放“忙假”的,学习要给农忙让路。插上秧后,还有旱地,要种蚕豆、黄豆、绿豆等杂粮,栽植红薯、瓜果、蔬菜之类,没有闲暇。即使冬季,也是忙碌的。多少年来,家家户户养猪养牛,割牛草、打猪草、饲养、起圈,这些都是加塞和顺带着干。过去生活困难,主粮不足,一家人要想不挨饿,既要打算到家,把杂粮尽可能种足,田坎地边,一点也不敢拉下,更要辛勤,赶上每个节令环节。失误一时,就会失误一季。为使手头活便点,还要打算到家,弄点经济作物,搞点“副业”,实在搞不了的,也要砍柴卖草,弄点零花钱,否则,吃盐照油就成了问题。

这方人的勤奋,是刻进骨子的。

勤奋,吃苦,尚文,肯动脑子,一代传给一代。

那朱鹮

写了这么多,现在该轮到朱鹮登场了。

朱鹮,也叫朱鹭、红鹤,鹮科鸟类动物,历史上,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广泛存在。至洋县发现朱鹮时,除日本有几只不能生育的朱鹮外,世界其它地方均已灭绝。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当时还是个年轻小伙子,一行人从年起,调查了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跨九省,行程5万多公里,直到了年,最终在洋县的姚家沟发现了仅存的七只朱鹮。

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从此,洋县这个小小的地方,逐渐被国内,国外所熟知。

之后,洋县便开始了卓有成效地保护,这场以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专业人员观测,人工投食喂养的保护拉开大幕,设立朱鹮保护区域,禁伐禁采,禁止开荒,不施农药化肥,省属长青林业局由采伐变为种树。洋县矿产资源丰富,铁、石墨、钒钛、石英石、河沙都列入禁采、限采范围,进行了一拨又一拨的治理。这其间,洋县牺牲了很多直接利益,但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给朱鹮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朱鹮由发现时的七只,达到现在的七千多只,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汉中以及安康、宝鸡、铜川地区。

今天,我们随意间就可以在河边,水田里发现朱鹮的身影。朱鹮,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国际摄影爱好者来洋县驻足,一年四季进行拍摄。一批画家、雕塑家,以朱鹮为题,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俄裔(中俄混血)油画家晏子,十年磨一剑,因画朱鹮而声名鹊起,被誉为“中国朱鹮油画第一人”,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宏大主题。本土烙画艺术家天石,用烙铁把朱鹮烙在丝娟上,成为烙画一绝。今年,已被中国残联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项目。

朱鹮身姿优美,端庄典雅,温顺和善,体形适中,双翅、脑袋、脚腿呈朱红色,而全身及双翅的边缘洁白,白里透红,飞翔时极为漂亮。朱鹮为一夫一妻制,出入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爱情坚贞。朱鹮自古就是吉祥鸟,从《乐府》以后,很多文人的诗词里,都有朱鹮出现。春秋时期,楚国把朱鹮作为类似于凤鸟的标志;汉代庙堂上演奏的是《朱鹭曲》,打的是“朱鹭鼓”,成为礼乐图腾符号。朱鹮,古往今来,就是吉祥的化身。

围绕朱鹮,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朱鹮文化。上海歌舞团,把朱鹮搬上了舞台,用舞蹈艺术,把朱鹮优美、端庄、温善、吉祥、坚贞的元素,进行了完美的展示,表现了人与鸟和谐相处,保护朱鹮,就是保护人类自已的主题。围绕朱鹮而兴起的朱鹮文化研究、诗词书画、文学采风、艺术表演、研学活动不断开展。朱鹮有机产业形成勃发之势。爱朱鹮、爱自然已成为人们的共同理念。

“两山”论在洋县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追求吃的健康,住的环境友好,洋县有自然的馈赠和坚定的守护。当前,康养、大健康成了人们的共同话题,这也必将是洋县的大文章。

前不久,首届朱鹮文化研究交流研讨会召开,我见到了朱鹮发现第一人的刘荫增教授,他已年过八旬。会议期间得知,他现在已定居在洋县,并且同我住一个小区。这位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朱鹮事业的老人,从北京到洋县定居,原因有二,一是他热爱的朱鹮事业,是从洋县开始,并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有一种摆拖不了的情结;二是洋县的生态环境好,食物安全有机,利于身心健康。

写了洋县的山、水、人以及朱鹮,在此,我可以自豪地讲,农耕文明、生态文明、人文文明、以及现代文明,在这里汇聚了!

作者简介:杨志强,笔名杨诗,汉族,大学文化,从教从政数十年。曾发表论文、报告文学、特写及小说百余篇。小说《爱情咏咏叹调》《杨诗小说四题》《昆仑关》《猎人和他的儿子》在《衮雪》《翰海潮》等杂志发表,特写《总书记来到咱田边》分别在《汉中日报》《党风与廉政》《陕西农民报》等转载并获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1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