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资源 >> 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备考和提升方法,看这一
很多小伙伴不知道怎么准备面试,今天梳理一下面试提升的三个阶段,供大家参考。
面试提升第一阶段(入门阶段-第一周):建立每个题型的思维框架。
目标:了解面试的流程、题型,建立每个题型的答题思维框架。
面试提升第二阶段(练习阶段-第二周):练习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
目标:通过不断练习做好答题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面试提升第三阶段(拔高阶段-第三周):突破面试瓶颈。
目标:答题有交流感,有自己的风格,找到哪些答题是模板并快速改正。
面试提升第一阶段(入门阶段-第一周):建立每个题型的思维框架。此时考生处于面试备考的初级阶段,问题也最多,没有答题思路和框架,也不知道如何开口,大脑空白。入门阶段提升方式:不管是报培训班还是自己看视频学习,要快速梳理出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思维框架。练题的基础是有思维框架,有了框架才知道往哪些方向说,不要上来就练题,如果没有思维框架,练习是没有效果的。面试提升,其实只要两步:第一步:建立框架。第二步:展开框架。一、建立具体的面试答题框架先来看下面这张图,说明一下面试提升的大体步骤:以社会现象题举例,有的考生说,框架我知道,就是影响、原因、对策。这是框架,但是「太粗」,只是大致的思路而已,我说的「答题框架」是细化的、具体的方向,比如「原因」的框架:从哪些角度说。要把每个题型细致的「思维框架」建立起来,才是入门阶段的重点。建立框架和展开每一段,可以同步进行,但是要把建立具体的框架,放在更优先的位置。很多考生的备考步骤是错误的,上来就想怎么展开,又说不了很多,就会越练越没信心。二、填充面试答题框架答题框架包括以下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要梳理每个可以展开论述的「具体方向」,这是答题的骨架,有了这个骨架,答题才充实、立体,这点在上面说了,不再重复。二是要提前准备好一些「不变」的东西,如:入题句、过渡句、结束语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变的准备的越充分,才会在答题的时候有更多时间来思考那些“变”的内容,我梳理了4个需要提前准备的「不变」的内容:1、准备一些适合自己的入题句。有些考生感觉入题很难,不知道怎么说,就是没有提前准备好一些固定入题方法。一开始练习不用追求多亮点,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入题句,先把入题环节大体解决掉。2、准备一些通用的过渡句。一些考生答题不连贯,其中一个原因是过渡句没有提前准备好。比如社会现象题,说完影响后,一般会过度到原因,再过度到对策。比如一些简单的过渡句:“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要彻底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共同发力、多措并举才能合理解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有以下几点小小的建议”当然这些过渡句都是简单的、普通的过渡句,但是即使是这些简单的内容,很多小伙伴也没有提前准备好,这样就会占用大脑的思考时间,就不容易达到顺畅。3、准备一些通用的素材。这里的素材包括一些例子、原因、对策等等。就像一些例子,不是说知道有这么个例子就行,一定要熟练,熟练到随口就能说出来。如果面试的时候还在组织一个例子应该怎么描述,那说明在素材准备的环节,就没有准备好。4、准备一些结束语。每个题型的结束语可能都不太一样,而且结束语不是每个题目都必须要有的,可以根据题目准备一些适合自己的结束语。把这些不变的东西先准备好,不变的东西越多,就会有更多时间考虑一些自己想说的重点。当然,这些“不变”的句子只是面试练习刚开始时运用的,不是一成不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时补充和替换。三、不断完善面试答题框架根据自己对题目的了解和深入,答题框架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要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答题框架中。教大家一个小技巧,我在面试备考的时候,会用WPS电脑端的WORD,「随时」记录每个题型的思路、可论述的点、素材、过渡句等等,如果感觉哪句话、哪些点、哪些答题方向不合适,我就随时进行删减。WPS的电脑和手机端是即时同步的,所以电脑改完后,手机上也会同步为最新版。除了WPS,还有一些免费的文档APP:石墨文档、腾讯文档,这些大家都可以去使用,非常方便。不建议大家用笔去记录,用笔记录会很慢,并且用笔写下来,后面就不好修改了,因为你对每个题型的「总结」是不断变化的,是需要随时「完善」的。大部分考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只是需要有人帮你点拨一下,答题水平就会突飞猛进。但是如果没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在练习面试的过程中,时间就浪费掉了。面试提升第二阶段(练习阶段-第两周):练习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有了答题框架后,伴随而来的问题:面试答题不流畅、卡顿,而且比较套路、模板化,逻辑性不强。这些问题都是大问题,每一个都需要花时间去克服和解决。练习阶段提升方式:一、大白话要运用第一阶段整理出来的思维和框架,用自己的理解,用大白话去答题。很多小伙伴追求高度,语言的规范,会说一些「大词」,导致的问题就是:说话卡顿,空洞!为什么?因为这些所谓的「大词」是你不熟悉的语言,你用自己不熟悉的话,去描述另一个你不熟悉的事情,肯定会不流畅啊。所以面试并不是把话说的多么规范和精准,而是把自己内心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举个例子,一个人饿了,可以有多种表达:我饿了我很饥饿我饥肠辘辘饿得肚皮贴脊梁饿的前心贴后背了饿的在床上蜷缩成了蜗牛这些句子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而表达的难度却成倍的增加。怎么更快地解决流畅度问题?就是用自己擅长的话去说!卡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小伙伴运用一些书面语去表达,而这些看似规范的书面语并不是我们平常用到的。用这些并不擅长的语言去答题,难度就会成倍的增加,而且不容易说到点上。二、给自己录音找问题在面试复习的时候,应该怎么练习呢?一开始的时候,思考时间不用要求太短,可以时间长一点。思考完毕后,给自己录音,答完题后,自己听一下自己的答题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是可以自己改正的。练习一段时间后,就根据面试的时间要求,思考几分钟,答几分钟,同样给自己计时,给自己录音。一直练习到把话说流畅,把录音中可能会出现的“嗯。。啊。。”或者叠字、叠句问题解决掉。三、答题的逻辑性表达方式逻辑很重要要,想让对方听懂自己的意思,说话就必须有逻辑。最简单的逻辑词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也是最好用的。逻辑还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从**的角度说,从**的角度说对**而言对**而言表面上看问题是**,但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并没有第一第二第三这样很明显的逻辑词,但是也能很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小伙伴们应该在这个阶段学会用多种逻辑词去表达。逻辑,不是表面的词语。不是说了一、二、三就说明自己有逻辑,而是要学会表达的层次感,学会怎么表达才能更让对方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说了三五句,考官还听不明白考生要表达什么东西,那考官就会丧失听下去的耐心。四、答题要有细节,具体化流畅差不多、逻辑差不多,还有个需要解决的就是答题空洞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几句话可能也解决不了,每个小伙伴的模板化问题都不相同。在这里说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答题时不要说得太大,太广,太宏观,要说细节,说具体。比如:我们要加强立法、加大宣传、加强监督等等,这样的表述就是太过于笼统。要把具体的题目的“内容”答出来,关于什么内容的立法(宣传、监督),具体怎么立法(宣传、监督),要答出细节和具体内容来。面试提升第三阶段(拔高阶段-第三周):突破面试瓶颈。经过面试备考的入门和练习阶段,答题基本流畅,有一定的逻辑,但是大多数考生会有模板化、套路明显的问题,并且不知道怎么破除瓶颈,难以再上一个台阶。有时候,面试复习中自己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自己是发现不了的。比如一些“索然无味的入题”“一些踩雷的表述”“素材同质化严重”“答题主旨不鲜明”等问题,要么浑然不知,要么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没有发现,就会一直伴随着自己。流畅大体解决后,就不要机械地重复已有的思维框架,要吸收新的、好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否则只能在既定的答题思路中徘徊。这些技巧也好,方法也好,可以来源于自己的总结,可以来源于已上岸的小伙伴,也可以来源于有经验的面试老师。当我们能把话说顺的时候,说话的内容就成了左右分数的关键。要琢磨一句话,一段话怎么说出来,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可。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对方,不仅仅指考官,也包括你的朋友、亲戚、同事等等。我们可以做一下换位思考,不要想象成一个面试。如果你的朋友在和你聊天的时候,说:“我要为人民服务”“我要服务群众、服务人民”“我要以群众为中心”“我要牢记初心、使命”像这样的话,哪怕再流畅,你觉得你这个朋友是在和你说真心话吗?面试中的道理也一样,考生背一道题,套一道题,考官是能听出来的。想拿高分,就得学会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说话。当你变成一个正常人在说话的时候,套路、模板也会离你而去。拔高阶段提升方式:一.学习更好的思路,吸收更好的答案。不要满足于能把题目流畅的说下来,要多看,多学习别人好的答法,把这些好的思想、好的答案与自己的答题比较一下。如果感觉别人答案更好,那就扔掉自己不好的答法,把好的答题方法融入自己答题框架。遇到更好的答法,就随时记录下来,融入自己的答题中,一点一点的摸索、改进,这些一点一滴的改进会让答题越来越好。二.扔掉那些套路化、模板化的词语、句子、段落。很多考生并不能找到自己答题哪些是模板的,更多的是把一种方式用到很多题目中,还沾沾自喜。教大家一个是否模板化的方法就是,如果经常用某些段落套用在不同的题目中,那大多数这个段落就是模板的。一个题目如果都用同样的句子去说,那切题度肯定不会很高,如果不切题,泛泛而谈,那大多就是模板化。回顾一下自己的答题,哪些题目使用万能的段落去堆砌的,找到这些段落或者语句,扔掉它!三.积累素材:不要满足于已会的一些例子,想想可不可以换其他的素材,能让自己的表达更生动、更有立体感、更饱满。毕竟考官也想听一些不一样,又有吸引力的故事。过渡句:把通用的过渡句转换为一些个性化的。比如:从简单的过渡句“要解决题目中的问题需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改进”慢慢学会加上一些细节,改成“破除***的疑难杂症,需要**、**、**的共同发力”这样听起来就没有那么生硬。比如:模板的逻辑词第1、第2、第3,可以学会换一种方式,比如:“从表面来看是**的问题,实际上却是***的问题”。其他的也是一样,像入题句、逻辑词等等,都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才能让答题更上一个台阶。四.不要满足一类题型只用一个框架解答。很多题目都是千变万化,要多思考一下,一个题目是不是可以用另外的思维和框架去阐述,换种逻辑、换种方式、换种思维去表达。假如一到题目说应该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放弃?大多数人可能论证要选择坚持,因为坚持比较好说。但是也可以换种逆向思维比如:为了国家的荣誉、发展,离开家乡,放弃小家选择放弃有时候也是一种坚持。像组织计划题用时间的流程脉络答一遍,再用答重点要素的方法答一遍感受一下不同答法的区别,好坏,优劣。要让答题框架更加丰富,每个题型要尝试总结1-3套答题框架。自己脑海里的东西多了,在面试的时候才能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五.合理的大词如果备考的时间足够长,或者能力达到一定高度,答题流畅有逻辑,有自己的特色,交流感也很强,再怎么提升呢?那就用一些「合理的大词」。为了「大词」而「大词」,是模板,比如:要坚定决心意志,增强紧迫意识,埋头苦干实干,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目标。这些就是「模板化,假大空」,因为%都是大词。最佳比例应该是大白话占80%左右,大词比例占20%左右。在大白话中间间穿插一些「大词」,才是高质量的答题。答题的时候干湿结合,就能更上一个档次。举例:工作中要做好本职工作,擅长业务的,多去钻研业务;擅长技术的,多去学习一些有效率的技能;擅长协调沟通的,多运用自己的能力让单位运转的更加高效。更改为:工作中要做好人员的资源优化配置,擅长业务的,多去钻研业务;擅长技术的,多去学习一些有效率的技能;擅长协调沟通的,多运用自己的能力让单位运转的更加高效。举例:要学会提升自己。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和业务能力,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进步得更快。更改为:要用木桶理论来完善自己的长处。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和业务能力,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进步得更快。上面只是举个例子,要注意,这些「大词」目的,是为了阐述「你的思想」,是为了你的思想服务的,而不是故意去用,一些合理的「大词」,会让你的答题听起来更有高度,会让你的说话更有内涵。全网同名ID(朝夕公考),很多面试干货也会发布在gong众号,希望能帮助到正在练习面试的小伙伴们。我是朝夕,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辅导过公务员面试、事业单位面试、选调生面试、三支一扶面试等等,累计帮几十个考生上岸,面试一对一,私信我私信我私信我!码字不易,喜欢我的文章的,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