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

定增投资贝特瑞全球化布局加速

发布时间:2022/10/28 21:41:32   
白癜风的诱发因素 http://pf.39.net/bdfzj/131204/4302753.html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下游电池企业都忙着扩产的时候,上游材料企业的产能压力也逐渐增大。不仅如此,下游电池厂商对材料技术也不断提出新要求。因此不少企业在加码扩产的同时,还要应对研发难题。

但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了解,在负极材料领域内,头部企业由于率先布局,在技术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而在产能扩建方面的速度也不断加快。

贝特瑞加速全球化布局

6月23日,贝特瑞披露定增公告,拟募资不超过50亿元,加码负极材料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包括贝特瑞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第一期)、四川贝特瑞年产5万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套项目、云南贝特瑞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第一期)、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成品、年产10万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成品及其配套的8万吨石墨化生产能力。

同日,贝特瑞还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贝特瑞拟与STELLAR公司签署《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合资协议》,双方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4.78亿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设立时的授权资本定为万美元,其中香港贝特瑞出资60万美元,持股60%。

待上述所有项目建设完成后,贝特瑞在负极材料领域的市占率将进一步提高,并将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提高对海外客户供货保障。

此外,本次定增50亿不仅有助于负极材料扩产项目建设,对公司的现金流也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随着近几年来锂电产业链的发展提速,贝特瑞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公司的负债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年末、年末和年3月末,公司的负债总额分别为42.56亿元、85.3亿元和.7亿元。通过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产能方面,贝特瑞拥有负极材料产能26.3万吨/年,硅基负极材料产能吨/年,新扩建产能吨/年,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9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72.22%。

二级市场上,贝特瑞初登北交所时,股价暴涨,最高点达.82元/股。截至发稿日收盘,公司股价报87.60元/股,涨幅3.48%,总市值达.8亿元。

贝特瑞在定增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在境内外获得了大量的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以及石墨烯及相关电极等方面的系列化发明授权。再加上近年来公司在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了大量研发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才能使公司在负极材料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但随着下游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电池厂商对各类原材料技术及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贝特瑞更有必要先一步将新型材料作为公司研发重点,走在技术前端才能稳固市场领先地位。

而在负极材料领域内,不仅仅是贝特瑞知道新型材料的研发对公司提升市占率的帮助有多大。随着负极材料市场的逐渐兴起,不少企业开始钻研起负极材料技术,已增强公司研发实力。

负极材料或成下一个风口

新能源市场已进入爆发期,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带动下,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呈现高速增长。起点研究(SPIR)数据显示,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GWh,同比增长%。而随着储能市场的开启,各路电池企业的装机量合计产能规划也从GWh逐渐走向TWh。

随着下游市场的爆发,上游材料企业的发展机遇接踵而至。尤其是负极材料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负极材料市场需求旺盛。据了解,中国负极行业产量在已经占据全球约六成以上市场,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市场份额占比位居前列。

伴随着电池的大规模量产提上日程,负极材料市场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年,特斯拉首次发布电池,该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了高镍三元材料,负极则搭配了硅基负极材料,再加上无极耳和干电极的设计,相较于电池续航里程提升了16%,且成本下降了14%。

据了解,当前已有多家国内外企业将量产电池写进扩产计划中,比如LG新能源、亿纬锂能、三星SDI等等。

如此一来,硅基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度也将大大提升。

资料显示,碳基材料目前是负极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理论比容为mAh/g,而硅基材料比容为mAh/g,是碳基材料的10倍以上,也是目前已知比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

目前行业内,主要生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包括贝特瑞、中科电气、江西正拓等等。其中,贝特瑞的硅基负极材料产能已有吨/年。且贝特瑞已进入松下-特斯拉的供应链中,并同时供货三星SDI。

此外,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杉杉股份、国轩高科等企业都已展开对硅基负极材料的布局。

其中,杉杉股份年落地了一条高首效硅氧负极材料量产线,年出货量在千吨级别。目前该产品已在消费类市场实现批量应用,并在动力电池领域通过多轮评测。

技术方面,杉杉股份还对硅元素展开了进一步的研发,持续推进纳米硅的研发,该材料相较于氧化亚硅具有颗粒更小、分散更加均匀、材料结构更加致密稳定,并具有较好的长循环稳定性等优势。

虽然我国的硅碳负极材料依旧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随着大量企业的加入,其发展前景依旧可观。

总结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上游锂电材料产业来说是一个极强的拉动力,但同时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也在给材料企业提出一个个难题。当前材料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产能缺口问题,还有产品技术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是长期存在的。所以各类材料企业还需加强自身经营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才能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3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