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前景 >> 无处不在的恐惧,每一秒都在释放死亡威胁的
人类最大的恐惧来自哪里?来自事物的“不确定性”!不安,恐惧,惊愕,紧张。未知带来了自我刺激的紧张感,让人产生模糊的感觉,即准则或常规性的东西丧失了它的作用。但模糊只是开始的感觉,之后线索开始出现,危险和威胁开始增多,直到最后世界不再像我们曾经以为的那样可信。被具象化的“恶魔”作为一种永恒的可能性保留在精神层面上,持续的释放着恐惧,不间断的招来死亡。
HBO最新5集迷你剧《切尔诺贝利》(CHERNOBYL:MINISERIES)就依靠不断放大“不确定性”,营造出令人震愕的惊悚感,迷你剧推出后直接刷爆网络,甚至抢走了HBO热门剧《权力的游戏》大结局的风头。《切尔诺贝利》根据真实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改编而来。
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的那场爆炸至今过去已30多年,但事故带来的灾害却还在延续。当晚,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四号反应炉爆炸,释放出超过广岛原子弹倍的辐射剂量,引发了空前的人类浩劫。这场灾难导致34万人被迫离开家园,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9.3万人死亡。
在爆炸发生地,方圆30公里至今仍是无人区,成为名副其实的鬼城。调查报告显示,全球20亿人受到该事故影响,专家称消除此事故后遗症需要年。原苏联共和国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剧中被描述为时刻都会给人来带来灭顶之灾的“怪兽”,它的威胁和恐怖在剧中一点点被放大,是人类对科技的无知,以及人类傲慢与偏见的惩罚。
《切尔诺贝利》展现了恐惧的最高级,即事实带来的惊悚与不确定性引发的恐惧。仅仅播出2集,《切尔诺贝利》在烂番茄上获得了95%的新鲜度,98%的观众满意度。IMBD给出惊人的9.6分!豆瓣上得分直逼9.7分!《切尔诺贝利》以扎实的剧情,深入骨髓的恐慌,用2集就封神,成为年度绝对不可错过的高分剧之一。第二集的结尾,3名水管工为了关掉排水系统,抽干积蓄于核电站地下的积水,以免引发第二次毁灭性的热爆,大义凛然,决意赴死。
任何装备都无法隔绝早已超标万倍的核辐射,进入地下的一刻,核辐射探测仪直接爆表,刺耳的警报声响彻荧幕,发出怪兽般的死亡呼啸,灯光渐渐失灵,所有仪器陷入故障,3位死士被黑暗吞噬,呼吸急促的他们感受到了死亡的压迫,观众被丢入一片漆黑中,只剩下死亡般的窒息。这一将观众拖入绝望的一幕可谓《切尔诺贝利》的招牌式场景,它技巧化的将恐惧安置在观众自己心中,画面不再将恐惧直接呈现出来,而是诱导它,把恐惧锁定在观众自己的想象中。
这种类似惊悚片的手法运用大量出现在前两集的短剧里。开片第一幕的台词是全剧的题眼,也是恐惧和惊悚的来源: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它会被错当成真相。真正的危险是,如果我们听了太多谎言,会再无法分辨真相,到时我们要怎么办?只能抛弃追求真相的希望,而满足于编造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不关心英雄是谁,只想知道,该责怪谁。
任何一场灾难发生后,信息的流动性决定了大众的反应,谣言夹裹着谎言成为舆论场的重要决定性信息流之一。可当时的决策机构不但没有第一时间传递有效信息,而且采取了谎言的方式控制舆论,控制恐慌。一切荒唐行径的背后不过是为了保全自我。信息的流动被层层阻隔,从下自上的谎言,导致救援一再延迟,威胁不断升级。面对悲剧的发生,核电站领导层的第一反应,不是采取紧急措施解决问题,而是互相推诿责任,隐瞒核泄露的真相。
当爆炸发生时,副总工程师第一时间是指责两个技术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水箱爆炸。几个测量仪爆表了,但他们认为,是测量仪故障了,或者是测量人员测错了……
由于民众毫不知情,核电站小镇普里皮亚季的名居民生活如常,孩子们正常上学,在路上背着书包吃着早餐,他们身后看不见的地方,天上飞的鸟儿突然挣扎坠地……而远在万里外的德国却开始要求小孩子们停学,不准出门,尽量紧闭窗户。《大西洋月刊》这样评价:该剧一半是历史剧,一半是对贬低真相严峻代价的研究。消防员作为第一批抵达现场的人员,在毫不知情下,触摸了核辐射爆表的石墨,手掌立刻腐烂。
从消防员惊恐的脸上,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其实在这批消防员抵达核电站的一刻,几乎就被宣布了死亡。更为魔幻的一幕是,小镇居民以为只是普通大火,他们兴奋的靠近核电站,为变色的大火所着迷,带着核辐射的灰尘如雪花般洒落,小孩和大人像享受着圣诞一样,在核辐射尘埃里起舞。
在谎言之下,距离爆炸地最近的普里皮亚季4.3万多民众,在核辐射中暴露了两天后才开始撤离。甚至在事故发生6天后,当局依然鼓励乌克兰的民众参加五月节庆典。他们以为人们可以在狂欢中忘记恐慌,却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影响多少孩子。
《切尔诺贝利》在第一集在埋下谎言的因,第二集就残酷的揭露了谎言种下的果。在第二集里,为了证明核泄漏有多严重,有人自告奋勇开车去事故现场测量辐射值,实得数字是1.5万伦琴。如果在厂房屋顶测量,这个数字将会达到2万伦琴。并非官方宣称的3.6伦琴。
小说《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记载了本剧第一集中那位消防员死前的一幕:“在医院的最后两天──我抬起他的手臂,感觉骨头晃来晃去的,仿佛已经和身体分离。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从嘴里跑出来,他被自己的内脏呛到。”超高辐射将使人的身体由内而外溶解,再由外向内腐烂。没有比这更残忍的死亡方式了。
谎言不仅带来了死亡,还引发了后续不可挽回的灾难后果。因为爆炸刚刚发生时,核电厂副总工程师判断失误,下令向堆芯注水来冷却,加上后来消防员一直往厂房内灌水,所以水槽已经灌满了超过立方公尺的水,一旦与岩浆接触将会导致严重的热爆炸。
万一发生热爆炸,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方圆30公里将会夷为平地,而所有放射性物质会被喷发出去,散落到乌克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东德甚至是更远的国家和地区。上述国家和地区将会变成人间地狱,部分地区年内完全不能居住。
一周后,携带放射性物质的云层扩散到苏联的周边国家——瑞典检测出不正常的辐射,美国拍到了卫星图片,苏联终于迫不得已面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已然上升为全球性危机的事实。相信迷你剧剩下的几集将会分为壮烈的“救援”与悲伤的“后续”。
苏联当局在事故委员会的建议下,派遣名士兵搭载直升机往反应堆上方空投沙子、铅、硼,以减轻辐射。由于过度接近高辐射区域,这名士兵最后全部死亡。
随后,为了防止二次爆炸,又有几千名矿工被派往反应堆挖地道,抽水,灌水泥,这些人也因此献上了生命。
有参加救援行动的英雄,把他从切尔诺贝利带回来的帽子送给他的小儿子,儿子每时每刻都戴着它,可两年后被诊断出了脑瘤。而“隔离区”中的大部分人,后来都罹患了白血病、甲状腺癌等,死神随时把他们带走。他们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排斥。那几十万“清理人”的后代,在后来的日子,都要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事故造成的影响仍未完全消散。为了隔离被炸毁的反应炉,当局派工程师在反应堆上盖了一座石棺。根据数据显示,石棺处总共有超过两百平方米的漏洞和裂痕,放射性粒子还在持续外泄。而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泄露出来的有毒物质多达几百种,其中铀的分解要十亿年,而钍的分解期要一百四十亿年。
33年后,为防止反应堆内的核物质再次泄漏,乌克兰政府又耗资16亿美元在石棺上加盖了一座保护罩。但这样的处理显然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未来,依然存在很多隐患。
在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里,一场又一场让人恐慌的场景中,个体情感上的不平衡出现,使个体面对不可整合的感知,通过新事物的不确定性来使观众的掌控丧失效力。结果是,观众完全失去理性的防御,被完全拖入由剧情和历史一点一滴压榨出的恐惧漩涡里。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有这样一句话: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中都躲不掉。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充满谎言的地方,人们会逐渐抛弃寻找真相的希望。失去了希望和勇气,剩下的唯有等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