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市场 >> 乘势快上正扬帆辽源市西安区全面打造绿色
初秋的阳光洒在辽原大地,这一片硕果与金黄预示着耕耘后的收获。五年来,辽源市西安区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方面迈出坚实步伐,通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西安区以“建设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示范新区”为目标,突出产业强区、生态立区、开放兴区、双修靓区、富民惠区,高标准实施“十四五”规划,系统提升产业、生态、改革、城乡、党建等各项工作质量,奋力谱写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
转型蓄力释放发展活力
走进辽源市亿达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清扫车间里工人们在进行碳毡剪裁,安装调试好的石墨毡设备已经投产运行。
五年来,西安区坚持把发展作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影响和经济下行的第一动力,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较年统计数据调整后,分别增长18.6%、17.9%,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滚动实施万元以上项目49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计划,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35户,隆盛源“吉临天马”刮板运输机荣获全省名牌产品,以亿达碳业为代表的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碳毡产品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份额,新旧动能持续高质量转换提升。
为了释放创新发展活力,西安区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型的务实之举,统筹实施党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近项,党政机构改革、乡镇街道改革顺畅有序,科学完备、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基本形成。“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事项达件,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余户,营商环境、政策环境、干事环境全面优化。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昆仑燃气、诺丁山、罗兰香谷等25个优质项目相继落地,签约项目数、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逐年提升,经济发展外向度和对外吸引力显著增强。
攻坚克难提升民生福祉
昔日的臭水沟如今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行走在仙人河两侧,绿地、公园成为百姓们享受休闲娱乐生活的“圣地”。
五年来,西安区全力抚平仙人河污染“历史之痛”,两岸征拆6.6万余平方米,黑臭水体彻底消除,入城湿地、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等一批生态工程陆续建成,采煤沉陷区、非煤矿山、裸露山体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一体推进,大气、水域及农村点面源污染有效治理,美丽西安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民心所向、共建共享,西安区将民生福祉持续普惠均衡,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放在首位,坚持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施扶贫项目14个,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个省级贫困村整村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滚动实施惠民实事件,民生支出累计达到9.6亿元。不遗余力增加群众收入,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7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4.8%、5.6%。
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意识形态管控有力,法治建设有序推进,“”平安模式落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财政融资风险化解平稳有序。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学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巩固率均达到%。文化事业持续繁荣,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普惠性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遍布城乡,区文旅局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艺翔曲艺社10部作品荣膺省级以上奖项,乒乓球学校斩获各类赛事奖牌突破0枚,全区涌现各类省级以上好人、优秀人物19人。
规划先行构筑全新西安
五年来,西安区坚持统筹布局、强基固本,城乡建设实现重塑提升。坚持把增强城乡承载发展要素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北部生态产业示范新区规划建设全线发力,“一带双廊三园四区一镇”和“一带一环三心三轴八片区”空间规划融洽无间,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方案获得国家专项政策支持。
住房保障扩面提标,完成9大地块征收任务,拆违治乱35.7万平方米,释放可利用土地资源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0.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居民1.5万户,群众“安居梦”接续实现。新建修缮西安、东山、富国等5个城区公园,沿河临街多处景观带纵贯城区,城区品位和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在灯塔镇新立村,干净整洁的村路通往家家户户,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过程中,西安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形成,完成农村厕所改造户,灯塔镇文化站荣膺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富强村、高古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落子谋全局,谋定而后动。建设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示范新区,既要强势开局,更要久久为功。
在9月27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辽源市西安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西安区提出两步走目标:第一步到年,突出“高颜值”,城区棚户区改造收尾、老旧小区改造年前全部完成,居民住宅小区全部实行标准化物业管理,着力打造我的家园等一批“样板小区”,创建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一批“生态空间”,泰安大路沿线形成文教旅融合发展新高地,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及GDP年均增长15%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一座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美丽新城拔地而起。第二步到年,突出“高质量”,深度融入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以清洁能源产业园、文教旅产业园、高新材料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为代表的绿色经济全面发力,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成为主导产业,文化旅游、教育研学、都市农业等产业形成有力支撑,一座引领辽源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示范新区全面建成。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庞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