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

中国石墨矿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产品,会

发布时间:2022/9/19 17:09:47   

一、石墨矿有多重要?为什么说21世纪将是石墨的世纪?

石墨,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21世纪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资源”。日本、欧盟、印度、英国、澳大利亚、OECD等国家早出台了有关石墨发展的产业政策,将石墨作为“关键矿产”或“战略性矿产”,美国将石墨列为“危机矿产”。

我国于年将晶质石墨确定为战略性矿产,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石墨烯入选为年工业强基工程“一条龙”应用计划。

石墨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性原料,对工业发展有重要作用,世界石墨的消费结构以制造耐火材料和铸造为主,石墨烯材料和高纯石墨、球形石墨、膨胀石墨等高端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和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逐年迅速增长。

石墨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

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石墨的世纪。

二、中国石墨大量出口,还能用多久?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年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储量约1.3亿吨,储量前三位的国家为巴西、中国和印度,中国储量约为万吨,约占全球储量的42%。

年全球天然石墨产量为万吨,其中中国生产8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68%,位居全球首位。年,全球石墨出口量约54.79万吨,中国石墨出口量28.89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石墨总出口量的52.7%,中国石墨出口产品主要以石墨原料及各种规格的石墨粉片、球化石墨产品为主,技术附加值较低。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墨进口国,进口量13.18万吨,主要从中国进口。日本电池级石墨加工技术世界领先,其精加工产品主要出口到韩国、美国、中国等国。

有专家预测,如果中国的开采和出口再不严格控制,也许中国的石墨储量只能再坚持20-30年。于此同时,日本,美国,欧洲趁机囤积了大量的石墨原材料,作为其国家战略储备的一部分。

三、中国石墨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石墨初级资源大量流失到海外;

国内的天然石墨行业处于较混乱的状态,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业联盟体系,行业整体的粗加工产品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市场秩序混乱相互竞价成为常态,致使石墨资源轻易低价流失到海外国家。

第二,国内高价进口石墨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曾经说过:由于我国并不掌握石墨深加工核心技术,而先进石墨加工技术被美日欧盟等少数国家垄断,导致我国石墨资源“低出高进”,外国“以购代采”的状态长期存在。

比如我国核电站使用的“各向同性石墨”几乎全部来自日本的东洋碳素,每吨价格约45万元,而成本不过5万元,由于国内长期加工技术落后,导致价格主导权一直掌握在美日企业手中。

第三,面临国外巨头严密的技术封锁;

几十年来,中国虽然是天然石墨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但是在石墨深加工产品技术上领先的发达国家,则对天然石墨实行“以购代采”的战略,并且进行严密技术封锁。严密到什么程度?国外的石墨专家,如果要到中国旅游或者出差,需要经历层层审批。

四、中国石墨产业链要如何破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石墨矿山企业有多家,选矿、加工企业-家。目前我国共有1.7万家石墨烯相关企业,年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家,同比大涨.6%,其中四季度新增企业家。天然石墨企业较多,规模较小,同质化竞争严重。

要破局主要有两个方面,对内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石墨应借鉴稀土管控模式,严格管理乱采乱挖,严控出口;

第二,国内产业链加快重组兼并,淘汰掉落后产能,组建战略联盟;

第三,相关部门牵头对石墨深加工产品的技术研发进行扶持,进行深度帮扶;

另外一个方面是对外,有两点:

第一点,扩大海外的原材料矿山布局;

第二点,加快收购国外行业的研发技术企业;

我们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消耗,祖宗遗留下来的好东西不多了。曾经中国的稀土资源大量流失让我们痛心疾首,希望不要让这个石墨成为“第二个稀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7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