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介绍 >> 高质量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这些热点问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9月9日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各县(市、区)对本地区7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主题发布。
9月23日上午10点,苍南县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奏响实干担当最强音高质量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主题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市政府新闻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的第八场发布会。
李士明摄
浙江日报记者:日前(9月5日)温州市召开长三角发展大会,吹响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号角,表示将加快打造长三角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联动海西区的桥头堡。作为温州这个“南大门”的南大门,“桥头堡”的桥头堡,这些年苍南在接闽连台发展上有何举措和成效?
苍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德听: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你把苍南的地理位置概括得很到位。确实,从地理位置上看,苍南与台湾隔海相望,境内的霞关港到台湾基隆港的距离仅为海里,是浙江省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地方,全县有闽南语人口70多万,妈祖庙近70座,台胞台属2万多人,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存在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以打造“浙江接闽连台先行区”为目标,主动融入长三角,联动海西区,切实打造对台经贸合作的苍南样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亮点:
一是平台做大做强。全面启动国家级平台申报创建,先后获批设立了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家级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对台小额贸易点、国家级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等三个国家级对台平台,为加强两地交流合作提供了有效载体。苍南台商小镇是当前浙江省唯一以两岸合作为方向,以对台招商为内容的特色小镇。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在苍南形成海西地区台商聚集区,同时能吸引更多的台湾青年来苍南创业发展,促进两岸文化、商贸的交流。
二是服务提速提质。先后成立全省首个浙台经贸合作研究中心、全省首个台湾居民服务站和温州市首个县级台协会服务处,出台《关于扶持台商投资与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服务收费、财政金融、用地优惠、发展环境等4大项16小项给予台商倾斜优惠。比如,我们对台资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制、保姆式动态跟踪服务制、模拟审批制“三制联动”,结合我县“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大简化台资项目注册程序,做到让资料跑、让快递跑、让政府人员跑,台商“一次也不跑”。
三是项目招精引优。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对台经贸合作,既引台资项目,也引技术人才,把扩大利用台资作为新一轮开放型经济的突破口,以台湾先进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促进苍南转型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已在苍南注册或正在建设、经营的台资项目69个,总投资56.9亿元,总注册资本超14亿元,项目涉及现代农业、养老照护、医疗健检、幼儿教育等。其中总投资11亿元的台湾风情街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台资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苍南海西太阳人国际幼儿园是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台资幼儿园。
浙广驻温记者:从前年的“百亿”项目集中开工和“百亿”项目集中竣工,到去年的“双百亿”项目集中开竣工,再到今年的“三百亿”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苍南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请问投资步伐为何如此急切?这将对苍南未来发展产生哪些深远意义?
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
首先,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对苍南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这个问题就由我来回答。苍南一个百万人口大县,也是浙江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发展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因此,苍南发展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汗水,苍南要想加快实现“浙江美丽南大门”的美好梦想,必须要以更超常规的举措和干劲,抢抓机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持续掀起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热潮。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强投资、攻项目作为推动苍南加快发展的落脚点,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工作推进项目化、项目推进时间节点化,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方法,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持续开展重大项目责任捆绑攻坚行动。像刚才这位记者同志说的,我们前年举行了百亿重大项目集中竣工仪式;去年“双百亿”,今年又是“三百亿”,三年累计开工91个项目,竣工82个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可以说是持续掀起重大项目建设的热潮,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和强力的发展后劲。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项目中心制”,积极谋划、引进、生成、落地一批支撑苍南发展的重大项目,不断掀起“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热潮。主要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优化环境的文章。优质的营商环境、整洁的城乡环境和有序的社会环境,就是招商引资的梧桐树。一方面,我们聚焦企业家最关心最期盼最急切的问题,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着力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出台优秀企业家表彰、培训等十大服务举措,切实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在乡亲面前有荣光。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以绣花针精神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续深化“礼让斑马线”、移风易俗综合改革等文明创建行动,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温暖的城市品质标杆,不断增强环境吸引力。
二是做好谋大招强的文章。我们将紧密对接国家和省市重点产业布局,以招商引资“三百四千”行动为主抓手(即大力发扬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积极对接百名在外苍商、盯引百个招商项目、服务百个在建(投产)项目),进一步加大精准招商力度,着力招引更多带动性强、产出比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比如,新能源方面,我们招引了中国能源苍南县氢能源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我们招引了诺贝尔奖得主石墨烯射频标签印刷产业化基地项目;高端制造业方面,我们招引了超级智造4.0装配式建筑产业项目、海上风电装配制造产业项目。
三是做好项目推进的文章。我们将坚持“五个一”工作方法,按照“四张清单一张表”(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一张汇总表)的项目化推进要求,全面巩固快的项目,全力攻坚慢的项目,加速推进三澳核电等个重点工程建设,争取早出形象、早见效益,力争全年投资增长10%以上。
欧华联合时报记者:苍南在交通建设上一直大手笔不断,苍南动车站也是全国首个动车直通北京的县级始发站。但是,从区位上看,苍南是浙江的“末梢”、福建的“圈外人”,属于“两边靠”,但又“两不靠”。当下,苍南提出要打造浙闽省界交通枢纽的目标,请问底气在哪里?为老百姓带来哪些福祉?
苍南县副县长李上清:
苍南地理位置独特,向北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向南对接海西经济区。作为两大经济板块的交汇点,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交通先行,是苍南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我县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计划投资亿元,建设30多个重点交通项目,加快推进“一空两铁、两高两港两纵、三横八连”的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浙闽省界交通枢纽。
一是对外交通实现大突破。在改革开放初期,苍南全县仅有公路12条,通车总里程只有公里。而现在,苍南交通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公里,国道、国道改线等对外大通道项目相继建成。特别是甬台温高速复线苍南境段,提前天实现全线贯通,实现了苍南至省会城市杭州和福州“两小时”交通圈覆盖。同时,苍南也是进京高铁第一县,苍南动车站是上海铁路局管辖内客流量最大的县级站,实际辐射人口达万人,苍南区域交通核心节点地位日渐凸显。
二是对内交通实现大改善。我们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先后建成通车灵龙大道、灵沙大道、灵龙快捷道、龙金大道改造等一大批对内交通动脉,打造了县域内45分钟交通圈。全县31个偏远山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彻底打通农村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苍南汽车北站和龙港客运站正式启用,老百姓出行真正做到了“铁路、公路零换乘,公交、出租无缝对接”,全面形成了辐射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的客运班线网络。
三是公共服务实现大提升。作为温州唯一一个“公交不姓公”的县,苍南连续三年把公交体制改革作为县政府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来推动,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4亿元,成功收购民营公交班车辆,投放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彻底结束了苍南公交“不姓公”的历史。同时,县政府每年至少投入万元补贴运营,进一步提高公交的公益属性。公交的线路多了,票价降了,安全系数更高了,老百姓们充分享受到了公交改革带来的红利。
温州日报记者:温州把“两区”建设作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着力培育新动力、形成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苍南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壮大民营经济?
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
苍南的民营经济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根基,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了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连续三年入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尤其是,去年相继实现企业上市、超10亿企业、浙江制造等“零突破”,规上企业净增数超过去五年总和,总部回归贡献税收再创新高,所以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当好“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接下来,我们将以更加主动精准的姿态,积极融入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持续抓好“五个强”:
一是强服务。不断优化惠企助企服务,持续深化“三服务”“三助三红”活动,全面开展好“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切实做到送温暖、解难题,累计兑现减税降费4亿元,全力提升企业获得感。出台助企强工和企业分类帮扶系列政策,不良贷款率从最高的4.2%降至1.1%。
二是强科技。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和规上企业“三清零”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省科技型企业家以上,确保RD占比1.1%以上。
三是强企业。持续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还要力争“小升规”企业新增家以上、上市报会企业2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以上。
四是强平台。重点加快苍南工业园区、龙港新城、绿能小镇、台商小镇、印艺小镇等产业平台提质转型和创新发展,并抓好小微园建设管理,新竣工小微园面积万平方米以上、新入驻企业家以上。
五是强整治。持续深化以“标准地”“亩产论英雄”改革,以印刷包装、再生棉纺行业整治为突破口,重拳整治“低散污”企业和“厂中厂”现象,高质量完成小作坊小企业整治工作,倒逼低效企业改造提升。
温州电视台记者:苍南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温州地区山海兼具、黄金海岸线最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域。那么请问,苍南县在推进文旅融合,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方面有何独特之举?
苍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德听:
苍南之美,不止山海,作为全省首批25家“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之一,苍南县高质量推进“浙江山海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全面打响了“山海苍南”全域旅游品牌。近三年来,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均破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主要是体现三个“精准”:
一是精准定位。根据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我县实施一系列旅游体制改革,成立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组建旅游投资集团,大幅度带动旅游项目建设投资。同时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编制《苍南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一线一带八区”的全域空间布局,致力于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谋划开发,打造以玉苍山、碗窑、莒溪为轴线的山岳旅游区和以渔寮、炎亭为核心的滨海度假旅游区,初步形成了“山呼海应”的两大特色大板块。
二是精准发力。我们坚持项目支撑,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旅游入库项目达52个,总投资达亿元。温德姆、华美达、开元等一批国际品牌酒店先后落户苍南;投资15亿元的半山半岛旅游综合体、投资14亿元的海西国际游艇俱乐部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陆续落地开工,建成投产。总投资超30亿元的渔寮、玉苍山、世界矾都等一批高等级景区建设提升工程相继开工竣工。今年,我们将申报国家5A景区1个,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5个、3A景区10个、A级乡村旅游景区80个,全县旅游逐步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苍南百亿支柱产业。
三是精准营销。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有效扩大旅游推广范围。连续3年举办自媒体达人直播山海苍南活动,创下媒体总阅读量1.65亿次。先后举办温州(五凤)“开茶节”、蒲城“拔五更”民俗文化旅游节、岱岭“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等活动,推进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经济利益最大化。几年来,苍南全域旅游改革做法频频在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刊物宣推;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凤茶园,矴步头村等摄影作品相继登上人民网图片网首页;旅游宣传片等屡次登陆“学习强国”宣传平台,“山海苍南”的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攀升。
苍南融媒体中心记者: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基地是苍南县五大目标定位之一,推动重大能源项目与地方融合发展是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基地的重要内容和创新举措。能否给我们介绍下,苍南在这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苍南县副县长李上清:
感谢媒体记者们的关心和提问。浙江三澳核电项目是苍南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基地的核心项目,总投资约0亿元,在项目启动以来,我们举全县之力,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公众沟通工作更被国家能源局赞为“新时期重大项目公众沟通的典范,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目前,我们省市县三级与中广核集团紧密合作,协同推进,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从点上积极打造核心平台,推动政企融合发展。我们和中广核集团签暑5+4合作框架协议,以重大能源项目落地的优势,通过政企联合、携手共建,规划建设以核能产业为主导、产城融合的绿能小镇。按照“一年做规划、三年出成效、八年全完成”的工作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项目带动,引进文化创意、科研创新、医疗康养、休闲旅游等产业项目。目前,绿能小镇城市设计已交付使用,小镇客厅、绿能大道等重点工程项目即将开工,首个招商项目——核电承包商营地(一期)工程,正在招引关联产业落户,绿能小镇将迎来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的热潮。我们也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绿能小镇成为世界核能大会永久性会址的梦想将会实现。
二是从线上优化交通旅游项目,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我们坚持区域统筹谋划、突出绿能核心、分类指导协调、业主负责落实的工作方针,从布局着眼,从项目入手,推动苍南南部协同发展一盘棋。我们制定出台《马站片区协同发展推进方案》,完善议事协调机构和机制建设,为协同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随着灵沙公路投入使用、甬台温高速复线苍南段开通、国道和黄金海岸线的全面建设,苍南南部对外交通的瓶颈将彻底被打破。我们将借势借力,充分发挥苍南山海资源、文旅资源优势,突出做好“核电+旅游”文章,努力把苍南南部打造成浙南闽北最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把绿能小镇打造成核电旅游的全国典范。
三是在面上解决好民生事项,推动周边惠民发展。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启动重大能源项目与马站片区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完善用水、用气、用电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为苍南南部开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谋划暖邻帮扶十大项目,每年落实0万元,支持当地医疗、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等建设。同时,推进落实发展惠民十大举措,涉及核电就业本地化、发展来料加工、村返回地开发、老人公寓和临时过渡房建设及困难群众救助等方面,及时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创业、居住生活等现实困难,真正实现“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建好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思路,积极探索共商共谋、共融共赢、共建共享的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重大能源项目与地方融合发展。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苍南县委宣传部
编辑/版式: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