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介绍 >> 小小的石墨球,能带来这么大利润
在现代炼钢过程中,在精炼炉初始处理的钢水其碳含量一般低于钢种成分的下限,为了将钢水碳含量调整到限内,通常采取向钢包中添加增碳剂或者采取喂入碳丝的方式来调整钢水的碳含量。
相比石墨碳球目前炼钢厂使用的增碳剂多采用碳粉或者电极粉。电极粉和碳粉都属于粒度小的增碳剂,粒度在0.1-0.2cm,铺展性差。
电极粉虽然氧含量、氮含量较低,但价格昂贵。碳粉虽然价格便宜,但易烧损,氮含量较高,无法满足低氮钢的生产需要。由于粒度小,电极粉和碳粉在加入到精炼炉后,都会被烟气除尘系统抽走一部分,收得率无法得到保障,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此外,往钢水中喂碳丝也可以用来增加钢水的碳含量,但由于碳丝的外皮材质为钢带,较脆、较薄,经喂丝机轮碾压后变形量大,强度差,经常发生断丝现象,甚至会造成生产的中断。同时碳丝使用时间有局限性,喂丝时需要将钢包开出到空位,影响了生产节奏。因此,碳丝只能作为最后增碳手段少批量使用,无法在精炼炉送电过程大批量使用。
石墨碳球有效避免了上述不利因素,石墨碳球粒度为10-50mm,比重大,精炼除尘系统抽不走,主要指标与电极粉和碳粉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更进一步的,寻求一种同时低氮且低氧的石墨碳球成为了现阶段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新的研究方向。
石墨碳球是一种精炼炉炼钢用低氮低氧增碳球,同时实现精炼炉炼钢过程的低氮及低氧含量,且低生产成本。石墨碳球为了达到低氮低氧含量,必须要从原材料入手,要选用低氮的石油焦原材料,石油焦的氮含量在0.05-1.6%之间,氮含量的波动非常大,炼钢的钢种成分要求增碳球必须要低氮。其次,为了降低氧含量,石墨碳球最终产品的碳含量要尽可能的高。
石墨球增碳剂的应用:高碳钢主要用于制造工具、刃具、锯片、弹簧、齿轮等特殊钢,这类钢需要有良好的强度、韧性、硬度、耐磨性、疲劳性和回火稳定性。石墨球增碳剂中的碳是提高钢材强度和硬度的主要元素,碳含量的波动会对产品的强度和硬度造成较大影响。
另外,钢水洁净度(P、S、O及夹杂物等)对高碳钢的加工和使用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为提高碳控稳定性,提高钢水洁净度,一般在转炉出钢时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和合金化,当钢中[O]脱至一定范围后,再加入大量增碳剂增碳,LF炉再进行脱氧、造渣和合金化,对碳成分进行微调,并去除钢中夹杂。该方法采用脱氧后增碳,会导致大量脱氧产物残留钢中,对钢水洁净度有影响。
同时,使用石墨球增碳剂之前出钢后期大量加入增碳剂会使增碳剂熔化不好,导致碳成分不均,影响精炼增碳,造成碳成分波动较大。
石墨球增碳剂配合生产高品质高碳钢的增碳方法,以解决目前高碳钢碳成分不够稳定和钢水洁净度偏低的问题。
当前石墨球市场以理化指标C≥80%,S≤0.3%粒度在10-60mm为例,报价维持在-元/吨(出厂含税)C≥75%,S≤0.3%,粒度在10-60mm报价维持在-元/吨(出厂含税)。C≥70%,S≤0.3%,粒度在10-60mm报价维持在-元/吨(出厂含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