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优势 >> 晋江经验系列报道之七小城大计打造新时
“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这是当下晋江城市的简洁侧写。
时间转回年10月15日,千里之外的意大利撒丁岛。当国际中体联主席劳伦特·佩楚卡宣布晋江获得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举办权时,所有人都沸腾了!这是该赛事继年落地上海之后第二次来到中国,晋江也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县级市。
“申报过程仍历历在目,晋江企业家们纷纷从世界各地赶来,自发自愿为申办工作贡献力量。”北京晋江商会会长吴明生见证了历史性一幕。这样的结果,不仅有晋江经济实力的支撑,同样也是对城市发展的认可。
在十年前,相较经济发展,晋江城市建设十分落后。本地群众戏言:“身处城区,有钱买汽车,却并非每条巷都开得进汽车!”
变化源自新型城镇化的晋江探索。近年来,守古城、建新城,让城乡一体化、外来本地一个样,晋江开启了一系列探索。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城市,从企业“走出去”到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晋江不断探索,展示着全新的国际视野,锻造出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样板。
□泉州晚报“晋江经验”专题报道组
为民建设宜居城
为民建城是晋江梅岭组团的座右铭。
亩地,地价一亩几百万元,最好的地块都留给了老百姓:40%用于城市景观,9%用于配套设施,17%用于市政工程,12%用于安置房建设。用于商住房开发的用地,不过22%,以筹措安置改建资金,“以城养城”。走进梅岭街道的安置小区,敞亮的文体活动室、卫生服务站一应俱全。“隔壁就是万达广场,安置房地段比商品房还要好!”安置户蔡天国满意地说。
不远处,磁灶组团,同样拿出整个项目最好的、最具商业价值的两个地块,用于建设大埔安置房和瑶琼安置房,最大限度让利于民。青阳组团改造后的生活区用地面积占实际总用地面积的36.5%,小学面积从原来的11.7亩扩大到30亩,幼儿园面积从原来的1.7亩扩大到6亩。
晋江磁灶组团拿出整个项目最好的、最具商业价值的地块,用于民生项目建设,最大限度让利于民。(陈晓东摄)
在轰轰烈烈的组团改造背后,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推进。新型,新在哪里?不仅是为群众更新城市,提升硬件,更在于出台政策,“保障全覆盖、待遇均等化”,让大家住得下来、住得舒心。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晋江的新型城镇化,在城乡一体、产城融合上做足文章。城镇化需要真金白银,一个农民落户,需要10万元的配套资金,晋江每年便拿出60%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推动社会保障和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民进城的同时,成百上千的优质企业退城入园,低效污染企业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截至年,晋江市城镇化率已达到66.1%,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
体制机制创新,亦迸发无限活力。一个例子,或可管窥晋江新型城镇化的先行探索。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30多年来,晋江青阳街道阳光社区不仅实现从“分田”到“统营”、从“农村”到“社区”、从“传统”到“现代”三次关键转型,发展出远近闻名的“房东经济”,更在晋江率先成功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拥有了全省第一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走出一条“阳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发展路径,成为集体经济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案例。
事实上,不仅是晋江,石狮全域城市化、德化统筹城乡发展等主题探索,亦成为全省、全国典型。
以开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试点”为契机,石狮坚持全域统筹,通过打造城市产业体系、均等化公共服务、就业创业乐园等,促进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在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同时,石狮还率先在全省构建以“”便民服务中心为龙头的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
早早走在“大城关”建设道路上的德化,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大城关,放宽农民在城关落户条件,让进城农民住有所居。陶瓷企业则“退城进园”,一条熠熠生辉的环城关工业走廊在德化县城关周边悄然崛起。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福建省首个县域循环经济试点县”等名号花落德化。这个“开门见山”的县城,城市化水平领先全国山区县。
放眼全市,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仍在继续——泉港“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永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安“沿海三镇省级小城市综合试点”等遍地开花、充满活力。按照“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的要求,泉州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共同发展”,勇当新型城镇化体制改革的探路者。
本地外来一个样
“城里乡村一个样、本地外来一个样”,生动诠释了晋江“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改造完成的金鱼巷,留下古城市民的满满记忆,留下一代人的生活印记。 (吴刚强摄)
始于年的晋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了却了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农民吴建国的一桩“心事”。他有两个儿子,两代三户同住老宅,何时可以安居?在大埔村“构建多元住房保障体系”的创新举措下,老吴平方米的老宅按原有宅基地面积1∶2置换,变成了3套单元房,仅花不到8万元补差价,就实现了“安居梦”。
从国外引进到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任首席科学家的南京人许志,也在晋江圆梦。许志说,他的技术团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撑。最近,他决定将父母接到晋江定居。
从学徒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管、来自江西的胡牛崽,“感觉自己就是晋江人”。如今,他每月能领到元的政府津贴,申请的20万元购房补助也已经获批,子女上学还有优惠政策。
……
有温度的城市,就能召唤有梦想、爱打拼的人。关于“人的城镇化”,晋江开创了多个全国全省先例——
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课题,晋江在全国率先探索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即征即保”等,让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市民化,实现从“身份剪刀差”到“幸福全覆盖”的转变。活跃的民营经济,为更多本地农民“洗脚上楼”、转向二、三产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过去5年,晋江全市第三产业占比提升5.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3万多个;政府出资为10万人次提供每人元的免费就业培训,帮助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化中掌握新的谋生技能。
而针对外来人口市民化,年7月,晋江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字之变,多万“新晋江人”从此可享受社会保险、医疗互助、义务教育等30项市民化待遇。此后,推行“无房落户”政策、为外来工购买安置房“敞开大门”、出台流动人口市民化积分优待管理办法,鼓励流动人口参与晋江的社会政治生活……一项项利好,让流动人口“住得下、留得住、有奔头”,从梦想照进了现实。
石狮计划用3至5年时间实现永宁古卫城的整体保护提升,重现永宁古卫城景观风貌。(董伦筑摄)
不仅仅在晋江,“幸福感”已成为在泉务工人员说得最多的关键词。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从制度入手,将关怀融入外来务工人员所急所需——
就业有保证。早在年3月,泉州市政府就作出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的“17项确保”公开承诺,内容涉及农民工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权益维护、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精神有寄托。全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对外来务工人员开放,各级工会开办夜校课堂,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工业园区、企业纷纷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室),为外来务工人员解疑释惑;“春节免费游泉州”活动、员工年夜饭等,都让外来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
生活有帮扶。年出台的泉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规定,逐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来泉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在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员工公寓的政策引导下,“夫妻房”“空调房”等成了许多泉企员工的基本福利。而随迁子女在泉州,同样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92.2%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
权益有保障。年10月1日开始,全市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外来务工人员可以享受24项权益和公共服务,“享受市民化待遇”。年5月,石狮率先实行新市民积分制,让新市民凭积分高低轮候享受8大项差异化公共服务、30多项配套公共服务。年,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救急难”实施意见,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如遇到急难问题,可以向民政局申请救助。泉州还全面建立欠薪应急保障金制度等,让劳动维权从事后追讨走向事前预防。
事业有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泉企走向现代管理,从一线岗位奋斗迈入中高级管理层的来泉务工人员屡见不鲜。近几年来,逾百名来泉务工人员成为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新泉州人”增添了更为有力的“发声途径”。泉州的产业转型,也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年,我市开始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出台高层次人才职称直聘、建立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人才市场化评价、建立人才创新共享联盟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措施,均为全省首创。
文脉乡愁有归途
晋江五店市有个好听的名字——“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这个在闹市中藏着城市古老记忆的街区,囊括多栋有着数百年历史风貌的建筑,“极具保留价值”的建筑数量占60%以上,于闹市区保留一方悠悠传统文脉之“静”。
粘良图是研究晋江文化的学者,如今负责指导当地文化的活态传承工作,让地方文化传统融入五店市。在他的努力下,五店市成为南音、高甲戏、木偶戏等传统文化的常态化表演场地。如今,各个周边社区的南音社团经常到五店市的南音会馆进行演出,表演者从在校大学生到退休老人都有。
五店市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魅力空间,被美誉为“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陈晓东摄)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街区对一些老房子进行招租,在内部装潢遵循要求、保留原始风味的基础上,引入书店、酒吧、餐馆等新业态,还有石鼓庙、虎帅爷、祖佛祖公等民间信俗还原呈现,捏面人、拉麦芽糖、草编粽编等吸引人流,由此,五店市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魅力空间,日均接待的游客数量达万人。
当五店市架起文化的桥梁,泉州古城也在古与新的探索中成长。近年来,以古城文化复兴为初心,保留古城多元文化内涵、突出活态传承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古城保护发展模式,迈出坚定的步伐。
“自从中菜市场搬走后,金鱼巷再也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今年71岁的郑卫治,年开始住进金鱼巷。“小时候,中菜市场就在泮宫边上,人民影剧院常常热闹非凡。”郑卫治说,随着菜市场搬迁、电影院停业,更多的人也搬离古城迈向新城,老巷老房逐渐荒废。
今年“五一”小长假,首个泉州古城微改造项目——金鱼巷举行了热闹的匠心市集,古老的非遗技艺和古早味的闽南小吃让前来体验的市民、游客赞不绝口。米长的巷子人潮涌动,成为古城活化街巷的典范。
“改造后,我的亲戚朋友、儿子儿媳的同事朋友、孙子的同学都特地来参观巷子,用我孙子同学的话说,‘你们住在这里,太爽了!’”说到改造效果,小巷居民李阿姨喜不自禁。行走在改造后的金鱼巷,当地居民在“老字号”美食前忙活,清朝进士故居直观展示闽南红砖古厝的流光溢彩。到了晚上,灯光微黄,巷子静谧又古朴,邻居们围坐石板路上泡茶聊天,岁月静好。保留不同阶段的历史空间,形成记忆叠加,金鱼巷成为近年来泉州古城保护实践的缩影。
更大范围,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项目为抓手,古城铺陈大手笔,带来新变化。首批实施的64个项目,涵盖规划、盘活资源、水系提升、功能性提升、管线优化等方方面面。
固态保护留存城市文脉,活态传承延续城市神韵。年元宵节,来自海内外的20名文学名家齐聚古城,共赴一场灯火盛会。“一走进古城,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不管是建筑还是生活习俗,都有自己鲜活的个性,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著名诗人、《诗刊》副主编李少君不禁感慨。
推开一扇有着多年历史的古厝大门,只见提线木偶的精彩演出引得观众阵阵叫好。“剧团利用古厝打造木偶传统艺术展示场所,每周免费演出4次,并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艺。”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介绍说,木偶戏、高甲戏等传统文艺相传不辍,拍胸舞、火鼎公婆等民俗时常演绎,一直是泉州人茶余饭后的“例行”享受。
从“政府让我做”变为“我要做”,社区营造正在古城掀起“自下而上”的文化共建潮流。短短半年多时间,古城街巷的凝聚力、民间对古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不断提升。
与泉州古城“有机更新保护发展模式一脉相承的,还有石狮永宁古卫城、惠安崇武古城。石狮计划通过对历史遗迹保护、古城风貌整理、基础设施改善、城内部分建筑征收以及古城产业培育等举措,用3至5年时间实现永宁古卫城的整体保护提升,重现永宁古卫城景观风貌;惠安崇武古城也在制定保护规划,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留住历史记忆,留住乡愁。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既宜居又宜业;既有发展加速度,又有民生温情度;既见“国际范”,又留古早味,泉州的新型城镇化篇章,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