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优势 >> 通过三维打印的喷墨喷嘴合成多孔石墨烯微球
本文要点:
通过基于气液的微流体方法快速制备具有3D多孔结构的石墨烯微球
成果简介
通过基于气液微流方法的3D打印喷墨喷嘴制备石墨烯微球。该方法实现了快速,可控的均匀石墨烯微球的制备,产率高达μLmin-1(约1Ld-1),比常规微流体方法的产率高2个数量级。通过调节气压,可以将石墨烯微球的直径灵活地控制在0.5至3.5mm之间。多孔石墨烯微球显示出出色的染料脱色性能。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mg/g,是还原石墨烯中最高的吸附量。氧化物吸收剂。通过将海藻酸钠涂在石墨烯中作为固化剂,可将性能提高21%。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等温线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此外,石墨烯微球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可以分离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和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
图文导读
图1.(a)微流控芯片的结构。(b)微球制造示意图。
图2.(a)液滴形成过程(u=μLmin–1;入口压力=0.MPa)。(b)直径和入口压力之间的关系。
图3.(a)GM的图像,(b)GM中的多孔结构的SEM图像,(c)GB的图像,以及(d)GB的多孔结构的SEM图像。
图4.GO/GM/GB的FTIR光谱。
图5.(a)MB和MO得最大吸附量。(b)MB和MO染料分离的紫外可见光谱。
图6.(a)动力学曲线。(b)一阶模型。(c)二阶模型。(d)MB在石墨烯微球上的颗粒内扩散模型。
图7.在mgL–1的20mLMB溶液中5mgGM的可回收性分析。
小结
通过基于气液的微流体方法快速制备具有3D多孔结构的石墨烯微球,并且可以通过气压轻松调节微球的直径。产量最高可达μLmin–1,远远超过了液法的产量(1-2μLmin–1),并且形态稳定且均匀。GM显示出极好的吸附性能。GM的MB的最大容量为mgg–1,这比采用传统水热法和VC还原的石墨烯(GB)的容量几乎高出21%。还发现MB在还原的石墨烯中表现出最高的吸附性能氧化物的吸附研究。另一方面,MO的容量为65mgg–1,比石墨烯低62%(GB)通过使用VC的传统水热法降低。选择性反映了阴离子染料MO和阳离子染料MB的不同吸附值。
详细地,增强对阳离子染料的GM吸附性能,同时抑制了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这种现象可用于阴离子和阳离子染料的分离,这显示了一种废物分类处理的新方法。根据等温吸附研究,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这表明MB分子被均匀吸附并分布在单层中。GM的吸附动力学拟合拟二级模型,表明吸附过程受化学作用控制。根据扩散机理的研究,粒子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还涉及边界层吸附等其他机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批量生产解决方案。具有良好控制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大规模石墨烯功能材料,在诸如环境修复和选择性分离等应用中显示出卓越的性能。
文献:
RapidSynthesisofPorousGrapheneMicrospheresthroughaThree-DimensionallyPrintedInkjetNozzleforSelectivePollutantRemovalfrom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