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 >> 石墨资源 >> 相对一次科学与诗歌的邂逅光明日
北京时间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安然辞世于英国剑桥的家中,结束了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为了表彰霍金教授对人类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英国政府于年6月15日在伦敦西敏寺举行霍金教授的骨灰下葬仪式,将霍金教授的骨灰安置在寺内的“科学家角”,与伊萨克·牛顿和查尔斯·达尔文为邻。为了缅怀霍金教授,本文将主要探讨他与当代英国华裔女诗人莎拉·侯(SarahHowe)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他与莎拉·侯的《相对》(“Relativity”)一诗的渊源,以及当代英国诗歌与科学主题间的微妙联系。
莎拉·侯与霍金
莎拉·侯是一位80后英国华裔女诗人。年,她出生于香港,7岁时移居英国。她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祖籍中国广东省。作为一位年轻诗人,莎拉·侯早已在英国诗坛声名鹊起。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玉环》(LoopofJade)。出版不久,各界好评如潮。莎拉·侯也凭借这部诗集斩获了当年的托·斯·艾略特诗歌奖。这是艾略特诗歌奖有史以来第一次将年度大奖颁给一位“刚出道”的年轻诗人。除了诗人身份,莎拉·侯还是一位英国高校青年学者。自年起,她在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先后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博士论文题为《文艺复兴时期英格兰文学与视觉想象,—》。其间,她还曾以肯尼迪学者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一年。年,莎拉·侯博士毕业,随后顺利成为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的一名研究员,继续从事英国十六、十七世纪文学的研究工作。在剑桥大学工作期间,莎拉·侯完成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玉环》。年,莎拉·侯离开剑桥大学,再次赴美,成为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弗丽达·L.米勒学者,研修诗歌写作。目前,她和家人定居在伦敦,担任伦敦大学学院的利弗休姆学者,继续从事英语文学研究和诗歌创作。
—年间,莎拉·侯与史蒂芬·霍金曾共事于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年,莎拉·侯受邀为国家诗歌日活动写一首以“光”为主题的诗。据她回忆,当收到邀请时,她的“第一个想法却是写一首关于‘光’的消逝的诗”。她特别强调,这个想法直接来自于霍金教授关于那些充满神秘感的宇宙黑洞研究。最终,她完成一首题为《相对》的诗。
《相对》
致史蒂芬·霍金
当我们被黑暗中的惊慌抚醒
我们的学生正试图感知那些我们熟悉事物的形状。
裂口中渗出的光子就像小径上的灰狗
在它们投下的阴影中揭示了光的两面性
在昏暗的实验室墙上投射出条纹——不再是粒子——
在波浪中向确定性道别。
什么在宇宙中是确定的
是超声波仪发出的像塞壬午夜哭喊般的声音吗?他们说
一列飞驰的火车发出的断断续续的亮光
将解释为什么时间膨胀得像一个完美的
下午;预言平行线在黑洞中
将相交,黑洞荒凉的地平线甚至星光,
在其轨迹上弯曲,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能想得
这么远,那我们的双眼难道还适应不了黑暗吗?
本诗首先由莎拉·侯在国家诗歌日活动中朗诵。年10月8日,《巴黎评论》杂志将诗歌全文刊登在对莎拉·侯的访谈结尾。根据莎拉·侯的解释,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个“关于光线过着双重生活的物理实验”。试验中,一条光线从两个平行的裂缝中射出。当光线穿过裂缝的那一刻,光子的状态和粒子一样。但是,当光线射到对面的屏幕上时,它却呈现出波浪般的条带状图案,忽明忽暗。这个实验揭示了所谓的“波浪-粒子双重性”:除了在某些设定的地点外,量子物体的形态呈波浪状。而在《相对》的后半部分,莎拉·侯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的火车假想实验,探讨了时间的流动速度和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关系。
当莎拉·侯完成诗稿后,她致信霍金教授,希望将本诗献给他。霍金欣然接受,并在年10月3日安排一次两人的会面。会面时,莎拉·侯首先朗读了《相对》,并且谈了其写这首诗的缘由,以及她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试图重塑年少时读《时间简史》后对宇宙产生的那一份憧憬和尊敬之情”。五天后,莎拉·侯在《巴黎评论》的采访中补充说:自学生时代起,她就是个科幻小说迷,常常去附近的图书馆阅读科幻小说。虽然她在学校不是很擅长物理,但是伊萨克·阿西莫夫的《了解物理》、卡尔·萨根的著作和《星际迷航》等使她对“虫洞”和时空旅行等科幻主题产生了极大兴趣。后来,她开始听《时间简史》的磁带录音,常在晚上睡前播放。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但是她对其中所描绘的科学现象十分感兴趣。在一个暑假,她甚至将自己卧室的天花板漆成了黑色,还在天花板上画满星星,使她卧室的天花板成为一片星空。怀揣着这样一份对年少时偶像的仰慕,莎拉·侯在会面时特别邀请霍金教授“朗诵”《相对》一诗。霍金欣然同意,并通过他的发音辅助设备,“朗诵”了这一首十四行诗。会后,莎拉·侯在他的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她“激动”的心情。同时,霍金朗诵该诗的音频被英国电影制片人布丽吉特·史密斯(BridgetSmith)制作成了一分多钟长度的短视频,背景是一团石墨颗粒在一束光中不断流动、变换形状。该视频在年10月3日被上传到网上视频平台,反响热烈。年10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4台曾在晚上8点的《今日》节目中播放过这段音频的开头部分。
文学与科学
自古以来,文学就与科学保持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关于文学作品对科学主题的探索,莎拉·侯曾举过一个关于约翰·弥尔顿和伽利略的例子。年,年轻的弥尔顿访问佛罗伦萨。其间,他曾试图拜访天文学家伽利略。当时,年迈失明的伽利略由于坚持自己“日心说”理论得罪教廷,被软禁在家中。最终,弥尔顿的拜访是否成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若干年后,同样年迈失明的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探讨了人类宇宙的起源,以此缅怀伽利略的学说。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文学史上比比皆是。I.A.理查兹在《科学与诗歌》()曾探讨当时科学发展(心理分析、达尔文主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宗教”乃至人类“传统的自我认识构架”带来的影响。丹尼尔·阿尔布赖特的《量子诗学》()曾将科学理念和科技隐喻与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相结合,从量子诗学(poeticsoftheparticle)和波浪诗学(poeticsofthewave)视角入手,分析了叶芝、庞德、艾略特的作品。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克劳福德曾指出,在20世纪初的欧洲,“许多诗人,从伦敦到莫斯科,从里斯本到舍得兰群岛,都被新的科技成果所吸引”。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文学对科学的探讨则变得愈加频繁:赛门·阿米塔奇的《牛顿第三定律》是一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能否运用在社会情景中的探讨。伊丽莎白·詹宁斯的《拖迟》和格温妮丝·刘易斯的《零重力》将天文学主题与航空航天主题融入进了诗歌。此外,保罗·马尔东则将核磁共振影像技术写进了他的《当我望着你的双眼》。其他的例子还包括格拉汉姆·斯威夫特在《我们尼基的心脏》中对器官移植产生的伦理问题的探讨、石黑一雄在《不要让我走》中对克隆人伦理问题的思考等。
关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联系,莎拉·侯曾在年《巴黎评论》的采访中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她说,“科学依赖着修辞——传统意义上一种诗人的工具——去描述和沟通自己”。莎拉·侯举了她在冈维尔与凯斯学院中的见闻为例:她的许多理科同事经常通过类比的方式向学生解释一些抽象的科学现象。对于她的许多同事来说,科学主题的阐释有时需要文学手法的帮助。但是,他们也很清楚这种类比的讲授形式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过度简化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间的区别,减低学生对某些科学现象复杂程度的认识。这种通过文学手法阐释科学现象的做法所蕴含的两面性正是莎拉·侯想在《相对》中探讨的主题。
相对论与《相对》
《相对》一诗的题目来源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年被提出,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年后,莎拉·侯取用爱因斯坦的理论作为她诗歌的标题。其原因不仅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莎拉·侯想通过“相对”这一概念,探讨文学手法与科学现象之间的互动,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于莎拉·侯来说,“‘相对’暗示了两个事物间的一种比较关系,”而这种比较关系在《相对》中多次通过“like”(“像”)一词得到强调——“裂口中渗出的光子就像小径上的灰狗”“超声波仪发出的像塞壬午夜哭喊般的声音”“时间膨胀地像一个完美的下午”。在这三个类比中,莎拉·侯分别将三样抽象的物理现象——“光子”“超声波”“时间”——类比为三样相对具体的事物——“灰狗”“哭喊”“下午”。这种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类比手法不仅是一种用生活化事物理解抽象物理概念的文学尝试,也是一次对文学和科学边界的探索。根据莎拉·侯自己的解释,
诗人和物理学家之间的想象性界限在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中得到了最清晰的呈现。这些实验只发生在大脑中,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替代物——火车、钟、电梯——引导我们进入此前从未探索过的未知领域。有一次,爱因斯坦想象自己正追赶着一束光,这是这一想象导致了相对论理论的最终产生。另一个相对论想象实验则包括一列运行的火车和两位看到同一束光线的观察者(一位在车上,一位在月台上)。爱因斯坦将这些因素整合,归纳出了一个悖论,无法合理解释火车上的观察者所体验的时间为什么要慢些。
莎拉·侯在《相对》中对爱因斯坦的第二个想象实验做出了回应。她将这首十四行诗分成七个小节,每节包括两个诗行。“我诗中的两行诗节,”莎拉·侯说,“就是爱因斯坦想象场景中的火车铁轨。”根据她的解释,“两条平行线不可能在爱因斯坦所预测的黑洞中相交,时间在那里头停止,空间则变得无序。作为客体,我们只能间接地观察。因此,黑洞成为我们对宇宙未知事物的有力象征——让人恐惧,又让人兴奋”。
另一方面,如果莎拉·侯的《相对》是文学作品对科学主题的一次探索,那么霍金对该诗的“朗诵”则可以被看成是科学技术对文学作品的一次“实验性”演绎。霍金在21岁时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失去语言功能,只能通过三根手指和眼动仪操作电脑,选择想要说出的单词,再由电脑上的语音合成器将这些单词读出。会面时,莎拉·侯对这一过程印象颇为深刻。据她回忆,霍金“每输入一行诗要花大约十五分钟”,而电脑随后发出的声音让她感觉到了“语言的珍贵”。虽然霍金本人认为他的声音“没有音乐感”,但是莎拉·侯却认为霍金的声音中蕴藏着“韵律以及和谐感”。在某种程度上,霍金的“朗诵”是一种“跨界”的尝试。所谓“跨界”,一方面是指霍金以科学家的身份朗诵了一首关于科学主题的英语诗歌作品,另一方面是指他借用语音合成器发声的朗诵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诗歌朗诵形式的“跨界”影响。由于其借助了语音合成器,霍金的“朗诵”与其他诗人的朗诵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对于大多数诗人来说,朗诵诗歌是一个通过声音媒介传达诗歌中语义信息的过程。此外,通过控制语速快慢、突出语调抑扬、加入停顿等技巧,诗人还可以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制造、加入一些隐含的“言外之意”。莱昂纳德·布隆菲尔德曾表示,“在人类言语行为中,不同的声音表示着不同的意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声音自身也具有其独有的意义”。但是,考虑到霍金生前的身体状况,他很难在朗诵的过程中自如地运用上文中提及的诗歌诵读技巧。在他的朗诵音频中,他的声音也已经不再是他本人发出的声音,而是一段平缓的、略为生硬的电脑数字合成音频。虽然,这种声音确实缺少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性美感。但是,它似乎也展现了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对传统文学欣赏产生的影响。同时,它也昭示了一种未来诗歌创作和欣赏的发展方向,即一种受到现代科技影响的新诗歌创作赏析模式。
从这一角度看,莎拉·侯的《相对》以及霍金对这首诗的演绎可以被看作是对当下科学与文学两者间互动的揭示。现代科技进步正逐步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创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开始涉足科技或科幻主题。《相对》作为这些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不仅展现了当下英国诗歌是如何回应霍金的黑洞理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在后期的传播过程中展示了现代声学合成技术是如何对传统诗歌赏析方式进行实验性改造。
(作者:黄强,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兰卡斯特大学英文系博士)